初中政治

【核心价值兴国之魂】
材料: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校为落实总书记要求,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
【明道理】
(1)请你帮助该校完成主题活动的启动宣传任务,内容如下:
【富强】写出我国"建国百年目标"
【公正】例举我国近年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
【爱国】例举我国有关爱国的典故或名言等句:
(2)请你向同学们说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照镜子】
在活动中,学校展出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事过图片,这些感动中国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3)请你说说"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向社会传递了哪些正能量?例举你所知道的其中一位。
【正行为】
(4)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今后怎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
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请选取你所列举的其中一个"微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道德修养 提升行为
材料: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1)情景体验——阅读材料你有何感受?
(2)问题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心灵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      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体现。
(4)行为提升——你准备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社会]——聚焦校园新闻角
两会盘点
当前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
铸民族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谈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来全面深化改革,请说出改革的重要意义?
(2)请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认识。
(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确立,熔铸了怎样的“民族魂”?
(4)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途径,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系列活动。现请您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知识链接]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请说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理性思考]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习宣传]
(3)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中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你为学校设计两种宣传形式。
[明理践行]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分别遵循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3年12月,国家首次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要克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现象。特别是少数民族丈化比较脆弱,我们不能让传统的民族村落、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消失。应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材料二:在我国,通过城镇化让老百性"富"起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人们也希望在城镇化过程中,芬重自然,保留绿水青山,让城镇"秀"起来;保护忧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让城镇"文"起来。但这一任务艰巨,中学生小强认为,城镇化应让居民"富"起来,让城镇"秀"起来和"文"起来并不重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民族的特点?
(2)针对材料二中小强的观点加以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马鞍山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稀有血型志愿者服务队(简称马鞍山市稀有血型志愿者服务队)是在马鞍山市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会基础之上建立的,现有队员约30人,十二年来,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的“熊猫血”志愿者们共出动700多人次,捐献“熊猫血”18万毫升,救助各类急重症患者300多人。2012年7月,荣获安徽省“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2012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1)结合材料,谈谈这些志愿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结合志愿者的事迹,谈一谈怎样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2年12月5日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材料二:“东方开的海螺花,南方开的玉竹花,西方开的金兰花,北方开的玉石花,栽在一个花盆里,开成一蓬团结花。” 这是首普米族民歌中的内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我们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对普米族民歌内容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悟文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他坚持“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即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既体现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并借鉴西方博物馆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独具特色,无与伦比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苏州博物馆设计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这种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2)面对苏州新博物馆“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很多同学在赞成的同时也提出了困惑: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帮助解答。
(3)调查结束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 性,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该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并策划活动形式。
【提升素质】
目前,全国许多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实现免费开放。但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还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诸如大声喧哗,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等现象。
(4)遵守社会公德是亲近社会的基本要求。请列举2个身边出现的不守公德的例子,并针对提高国民公德素质问题,提2条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每个人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是我们人生最值得依靠的港湾。某校九年级(1)班正在举办一场"我爱我家"主题班会,特邀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篇章:家风传递正能量】
(1)主持人:"传家忠和孝,兴家文和德,持家勤和俭……"这是"重庆最美十大家庭"之一杨兴明家传承了百年的家训。好的家风世代相传,是清新社会风气的根基。

【第二篇章:勤俭节约好家风】
(2)主持人:习总书记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成为我们大家的家风。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请看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并完善右边同学的观点。

【第三篇章:好家风助我成长】
(3)主持人: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你对自己家的家风有哪些希望和要求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修改教科书将中国钓鱼岛列入"日本固有领土",解禁集体自卫权……最近一段时间,安倍政府大开历史倒车。然而,虚妄的历史观不能改变其侵略事实,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顺应民心,正当其时。
材料二:甲午战争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战争,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今天的中国,是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l3亿中国人已经清晰地触摸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
你校正开展"直面历史,开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历史倒车不容开!请你对安倍政府的言行发表评论。(两个方面即可。)

(2)甲午耻辱不能忘!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请谈谈你的主张。(两个方面即可。)
(3)民族复兴我有责!实现强军梦,你能做些什么?(一个方面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1: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此,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材料2: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
材料3: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材料1 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面对这一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中心?为什么?
(4)材料3提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5)到建党一百年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什么?
(6)对我们来说,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参加了其生活小区文明创建的活动。在活动中,小明发现小区存在以下问题:

小明决定协助居委会解决上述问题。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两件事情:
(1)针对上述问题,出一期墙报,将涉及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两方面即可,4分)
(2)请你为居委会解决上述现象出谋划策。(三方面即可,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9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居全国第11、中部第1位。2013年,我省居民收入增加、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4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8098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
(1)上述材料反映出2013年我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其原因有哪些?( 4分)
材料二:有一种力量,让世人刮目相看。随着“安徽面孔”频频亮相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榜,构成令人赞叹的“安徽现象”,树立“厚德安徽”良好形象。2013年安徽成功实现“中国好人榜”开评六年皆居榜首的“六连冠”目标,总数829人,占全国总数近七分之一。他们向社会传达了正能量,为社会带来了温暖和阳光,他们是安徽的骄傲。
(2)“安徽现象”是安徽哪方面建设的成果?“安徽现象”会对安徽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影响?
材料三:2013年11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确定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安徽省有48个村入选。我省重点打造48个“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引导全省美好乡村又好又快推进。
(3)“美丽乡村,人人共建,”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支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2)从个人层面来看,青少年应怎样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