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就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以及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指明了方向,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1)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是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2014年岁末,“汉语盘点2014”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法治可以建立规范秩序.使政治生活透明理性,人民真正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法治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维护公平的规则;法治替代了廷绵千年的人治传筑,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可能:法治可以规范、惩治恶性行为,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佳稳定器。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的意义。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彰显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竖定决心。为此,青岛市孝育局决定将12月作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月”,要求各学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活动,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身为青少年,你将如何维护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其中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材料二: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积极探索,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哪一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的理解?
(3)材料二中各地做法体现了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发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一:2015年初,在中央党校,面对参加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材料二: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重大意义。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基本国情,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作为中学生也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说说自己的打算。
(3)从材料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劳动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你打算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潮州某校九年级(1)班思想品德课进行时政专题复习时,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时事材料并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新常态】
材料一: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实际增长率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实际增长6.8%。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反腐新常态】
2014年正是反腐新常态得到确认的一年。查办的干部级别之高、人数之多、领域之宽,堪称空前。“走出去”传递反腐高压并开辟第二战场,境外追逃的“猎狐”行动到“天网”行动促使“避罪天堂”关紧大门。“与法有据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公共伦理深入人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更趋“可视化”,滥权寻租乱作为的土壤被清剿。
(2)从法律角度谈谈反腐新常态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环保新常态】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政府通过非常规手段治理,使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这样的蓝天被称为“APEC蓝”。然而美丽却短暂的“APEC蓝”什么时候会在中国成为“常态蓝”?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是一部能对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
(3)有人认为,有了新《环境保护法》“APEC蓝”就会变成“常态蓝”,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法治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宣传日,各地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会使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
(2)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什么?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通过首个宪法宣传日的宣传和学习,我们中学生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我市某中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时事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以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
(1)请你写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主题班会】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以立法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为庆祝国家宪法日的到来,学校九年级(1)班以"宪法在我心中"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同学们围绕所学的宪法知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
(2)围绕所学的有关宪法知识,请你也发表一下看法。
【与法同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作为小公民,应如何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审时度势做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1)我国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我国应注意哪些问题?
【抓住机遇谋发展】
玉林市委市政府根据党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玉林高新区、清华科技园建设
●加快"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东盟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
(3)落实上述重点工作将作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打虎拍蝇》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
(2)漫画中的举措体现了我国在落实哪一项基本方略?
(3)漫画体现了这一基本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法治国共建和谐】
材抖一:2014年11月1日,十二居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2014年12月,中共中央欢治局决定开除周永康党籍,对其步嫌受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5年5月,天津市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利处周永康无期徒刑。
材杆三: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属四中全会落幕,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越的决定》。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中国共产党"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征?
(3)请简要分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杜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丽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每个人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他们正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聊天呢!
爷爷:这些当官的贪污老百姓的钱,在以前走走关系就没事了。
爸爸:现在是法治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无论是谁都要依法办事,出了事都跑不掉,当官的也不例外,过去"贪了就跑,一跑就了"行不通了。
妈妈:看看看,电视上说国家设立宪法日,公职人员正式就职时向宪法宣誓,那我们就会更有安全感了!
王丽:妈妈你错了,安全感只有靠刑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请根据上述聊天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爸爸的话进行解读。
(2)请对妈妈和王丽的聊天内容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项目
数量(万件)
同比增速(%)
世界排名
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量
92.8
12.5
1
受理商标注册申请量
228.54
21.47
1

注:①据专家推算,当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我国不到27%,而美、欧等国接近40%
②2014年,各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侵犯案件13.38 71件,结审12.71 万件,同比增长分别为\9.52% 和0.82 ,案件数量全球最多。
材料二:全国人大成立以来,为创造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落实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听取汇报;批准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相继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枫法院。
材料三:2015年1月4 日,国家发布《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一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目标,指出知识产权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为此,国家出台系列举措,如,引导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完善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最大限度激励亿万群众创造财富的智慧和活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今嚯
材料四:

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写出我国对此必须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全国人大为创造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发挥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漫画,说明国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所采取的举措及依混
(4)建创新大国,圆创业梦想。请你谈谈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创业创新者应培养哪些素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厉行反腐,继2014年查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落马高官后,近期又有多名"老虎"相继进入审判程序。
材料一:2015年4月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被告人季建业受贿金额1100多万。《刑法》规定,贪污10万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护着无期徒刑。被告人季建业归案后有"坦白"、"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赃"等表现。法院认定季建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材料二:季建业的判决一公布,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认为量刑过轻,对季建业的量刑,由于夹杂着官员这一特殊身份,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司法不公。相关言论的背后,也暴露出我们一些司法审判的薄弱,缺乏详尽的释法说理,并促使我们对司法公正作更深入的思考。
(1)材料一体现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才能使这一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2月,习近平对“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做出阐释:“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材料二:截至2014年12月底,共有18万“老虎”、“苍蝇”一起被打,50多名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如周永康、令计划、万庆良、徐才厚等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老虎”也分别被查处。
(1)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中心?
(2)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还需要传承和发扬哪些民族精神?(2分,写出两个即可)
(3)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特征?
(4)材料二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材料二中的行动是材料一中哪些战略举措的具体落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依法治国 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一: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
材料二:为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国各地围绕"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这一主题,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为引导同学们关注国家发展,光明中学九年(1)班准备开展以"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课,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时事链接](1)2015年"两会"提出的"四个全面"指的是什么?
[观点理解](2)请你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的有关知识,谈谈尚德守法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深入剖析](3)结合法律的作用,分析"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必要性。
[出谋划策](4)请你就公民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