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目,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全国展开。我国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此,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在班级举行主题班会,一起学习探讨宪法。以下是几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片段:
同学甲:“习主席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所以,我认为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
同学乙说:“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目,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请你根据同学们的言论,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评析同学甲所说“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这一观点。
(2)请你分析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了解到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是他们在班级的QQ群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叮叮】听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全国人大对《立法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
【当当】对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嘛,《立法法》的第一条是这么规定的:“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滴滴】我还听说现在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哒哒】不仅仅如此,宪法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对我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叮叮的看法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2)当当,滴滴,哒哒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国家】
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治国?为什么?
(4)你认为我们国家应怎样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法治,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中国必将迎来一个春天——法治的春天。
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刘铁男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三:1996年4月9日,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仅仅61天后,被法院判决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真凶落网后,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12月22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正式委托两名律师商谈国家赔偿事宜。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表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治国方略?[来()
(3)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将怎样把我国治国方略的理念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重大任务等。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确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2014年12月9日,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开通,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2)公民除了通过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正确方式?
(3)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给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月23日,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了反腐败的“三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说,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透露出中央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方向和基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谈看法】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
(1)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方略?坚持这一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说感悟】2014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最引人注目的是“虎”即周永康、徐才厚、苏荣和令计划,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
(2)涉嫌腐败的官员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下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3)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时事——法治中国

【时政聚焦】
(1)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          ”为主题召开的中央全会,全会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②     ③   ,并明确提出    ④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我的思考】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2)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我的行动】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于是在2014年11月2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自首个国家宪法日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在当日,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3)请为本次宪法学习教育活动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4)树立宪法意识.从我做起。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快速而神奇的发展进程,带来经济发展奇迹,也带来六千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父母之痛,是教师之痛,也是我们的时代之痛。
农村留守儿童数据调查
有辍学的愿望最终复学的 受到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 觉得受歧视、被遗弃的 隔代教育、不愿与父母交流的 犯罪儿童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
11.1% 7.4% 22.5% 86.5% 20%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大序幕。《决定》强调依法治国首先就是要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依照宪法执政。提出了“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等新的举措。
(1)材料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哪些权利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主要是因为什么缺失造成的?
(2)阅读两则材料后,李步青同学认为:建设法治中国,首先就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请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评析李步青同学的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与探究
光明中学初三年时事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定期讨论国家、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热点话题,也请你参与讨论,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
(2)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途径?
[保护环境] APEC会议期间,北京澄澈的蓝天被市民称之为“APEC蓝”。习主席提出,我们要让“APEC蓝”保持下去,在北京乃至全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3)要让“APEC蓝”保持下去,我国必须走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活动倡议]
(4)为了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意识,光明中学团委会决定从正确行使权利、积极投身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为“APEC蓝”保持下去做贡献等方面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补充完整。(提示:写出倡议要点,每个方面2点即可。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要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意识,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为此,我们倡议:
                                                              
                                                              
                                                              
                                                              
                                                              
                                                              
光明中学团委会
2015年6月2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与法同行》这一单元里,有一些寓意深刻的“不等式”:
(1)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该不等式体现了什么法律知识?
(2)请判断:是“法>权”,还是“权>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5月3日,一段成都男司机将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致伤的视频引爆网络,打人者张某遭到“一边倒”的谴责。但随着女司机卢某此前突然变道的行车记录视频曝光,舆论发生了大逆转——女司机的身份、车辆违章信息等个人信息在网友的人肉搜索中被大起底,辱骂声不绝于耳。
请你从法律角度,对上述事件中的当事双方及网民的做法发表你的评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与实践。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立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

备注:“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1)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落实哪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提出亚太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如何看待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3)面对这样的形势,青少年应具备哪些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画,简要回答。

(1)据漫画,说一说依法治国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一方略的实施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在线
至2014年,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到243部。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运用时事知识,简单列举两条在2014或2015年,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2)宪法与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等普通法律有哪些区别?请填写下列表格。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6分)
A.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B.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等几类别。(  )
C.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是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
(4)从试题表格中,有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法律的作用只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宣传“依法治国”,九(1)班同学拟出一期板报,邀你参与。
版块一:加强立法

(1)版块一中加强立法的举措符合哪些道理?
版块二:            

(2)如果要给版块二取一个名称,取什么较合适?为什么?
版块三:你我共参与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公民应当怎么做?
(3)对版块三中的问题,你觉得正确回答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