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   
他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放学后,学生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老师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老师见了 高兴得连声说  好   好  韩愈真聪明
1、给段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3、老师为什么夸韩愈聪明?                   
4、第三自然段可分为几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段落,回答问题。
我想了想,打开鸟宠,放出小鸟。小鸟欢快地飞向天空。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欢快地(   )欢快地(   )欢快地(   )
2. 这个自然段写了我鸟,小鸟
3. 我送给大自然最好的礼物是
4. 小鸟会飞到哪里去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轻松阅读快车。
别让眼睛老去

一夜之间,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保罗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布满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了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保罗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很多人。原来他们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木炭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木炭,送到集市上去卖。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大批新树苗,几年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别让眼睛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获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短文中一组相互照应的句子。
(3)“森林庄园”为什么能再度绿意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怎样理解“别让眼睛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    )关系。
(2)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关链接:
松鼠
  类属: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欢,十分勤劳。
  特征:长着毛茸茸的大尾巴。
分布: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和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外,全世界都有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欧。在针叶林里,松鼠并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数量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种子有时占到90%以上;而云杉种子不是每年都丰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繁殖的数量很多。
生活习性: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既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回放。
(1)白杨树从来都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        )那么(    ),(     )不软弱,也不(         )。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           )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            )一颗(          )的心。
(3)《白杨》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采用了(        )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     )。全文按照(         )的思路,歌颂了(                )。
(4)黑发不知(              ),白发方悔(             )。谈谈你对这句名言警句的理解(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阅读8分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绣上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
⑴按原文填空: 5分
⑵这两句话作者都运用(     )的修辞手法,我认为这样写使我感到                 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句子治病。
(1)《第七条猎狗》荣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它的作者是沈石溪创作的。
                                                                
                                                                 
(2)战象在战争史上曾经发扬过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品味探究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从“确实”这个词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话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中所描述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故事发生在中国的______朝。我国的_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开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赏析阁。
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sòu shòu)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打“√”。
(2)“与生命作对的怪物”是指什么?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4)“如此险恶的地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句子乐园。
“花狗回头汪汪叫。”这句话是描写调皮的(     )的。下面一句话是描写小猪的,请你来试一试!
           猪娃娃加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彩赏析阁。
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 猛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寒冷 严寒)的冬季,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打上“√”。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短文运用了               等写作方法。
(4)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这写了“吃音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还听说过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