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小资料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xíng),左上方缀(zhuì)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huán)拱(gǒng)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大星象征(zhēng)中国共产(chǎn)党(dǎng),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yì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wéi。国旗是祖国的象征。

来源:2015年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练习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古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 —— 科莱巴的故事
科莱巴是古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获得者。小时候在争夺葡萄的游戏中他就显露了出众的跑步能力。
科莱巴长大后,历史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快举行了。各个城邦的人都为此而精心准备。
科莱巴在战胜了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运动员后,成为了奥运会的参赛选手。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科莱巴同其他选手一起在奥运会田径场上准备比赛。赛跑之前,先要决定组次,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奔向一个铜制的签筒,那里面放着二十个用贝壳做的“签子”,每只贝壳上刻着一个希腊字母:α、β或γ,根据运动员抽签结果分道次来进行比赛。科莱巴抽的是β签。
科莱巴在第四组跑了第一名,可以参加决赛。他既紧张又兴奋。
决赛开始了,发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一齐“嗖”地,犹如一束箭簇,疾驰而去。看台上,助威的呐喊声,轰然而起,进入激烈争夺的最后时刻,本来稍落后的科莱巴,猛然鼓足了劲,用力摆动双臂,“蹬蹬蹬”几步疾跑,以一步之差,抢先到达终点。
人们长久地欢呼着科莱巴的名字。为了纪念人类史上第一个奥运冠军获得者,人们在阿尔菲斯河岸的花岗岩石柱上刻下了这位胜利者的名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露——(   ) 出色——(   ) 喜爱——(   )
精心——(   ) 兴奋——(   ) 钻研——(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                                                  
争先恐后:                                                  
(3)文章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比赛时的情景?读一读,用“ ”画出描写科莱巴比赛表现的语句,用“____”画出描写赛场上紧张气氛的语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 洋 界

黄洋界地势雄伟险峻,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而黄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因此人们把黄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大、雾多、云奇。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景象,蔚为奇观,让您不觉是在人间。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1)黄洋界气候多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什么把黄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祥 云”火 炬

2008年3月31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接待仪式暨火炬接力(起 启)动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手艺和铝材防侵蚀、着色手艺。燃料为丙烷,切合环保要求。火炬形状制作质料为可接纳的环保质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协调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观点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形 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现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泛起得以流传。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显著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发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种种形式的媒体流传。火炬上下比例匀称支解,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雅致华美、内在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情况的顺应性方面到达了新的手艺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此外,在工艺上接纳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还在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恬静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钱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用“\”画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__________________,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阅读
可爱的大熊猫(节选)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可爱极了!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箭竹,既脆又略带甜味。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猫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十千克左右的箭竹呢。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皮毛
(       )的耳朵      (    )的黑眼圈  (    )的四肢
第一自然段从             、              、               、的方面来描写大熊猫的可爱。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文中描写大熊猫吃箭竹过程。先写                    ,然后                     
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③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境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①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②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 A 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来回 B ,强度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这样,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紫、蓝、青三色光受散射的作用也就比较强,这才使得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正是由于空气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了凝结核心,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散射、折射和透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④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的悬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选自《中学生》杂志,有删改。)
(1)将“散射”、“反射”两个词恰当地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
A                                    
B                                    
(2)第二自然中加点的两个“它们”各指代什么?
①“它们”指                                    
②“它们”指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4)文中划线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回第几 自然段的开头?
答:                                    
(6)用一组排比句式简要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答: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答:                                    
(8)作者在本文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会赏析。按原文填空,回答问题。
蜘蛛刚(      )过来,突然发生了一件(      )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      )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      )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      )了。两只小虫都(      )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      )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是件非常凑巧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苍蝇和蜘蛛会说话,它们被包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这一块琥珀的价值无法估量,你赞同吗?根据你琥珀的相关知识讲讲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速磁悬浮列车
高速磁悬浮列车是人类挑战地面交通速度极限的象征。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高速磁悬浮列车是对传统轮轨路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它不使用机械力,而主要依靠电磁力使车体浮离轨道,在无接触、无摩擦的状态下实现高速行驶,有“地面飞行器”“超低空飞机”的美誉。
高速磁悬浮列车最大的优点是快,其时速可达四百至五百五十公里,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线路占地面积较小。磁场强度低,耗能较低。由于是在轨道上悬浮行驶,且按飞机的防火标准配置设施,因此乘坐平稳舒适,安全性非常高。
德国人首先掌握了这项技术。2000年6月30日,中德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展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协议。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于2002年12月31日成功实现试运行通车。试运行中,磁悬浮列车单程行驶八分钟,行驶里程三十公里,达到设计最高时速四百三十公里的要求。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①它不使用机械(jiè  xiè)力。
②按飞机的防火标准配置(zhì  zhǐ)设施。
③因此乘(chéng  chèng)坐平稳舒适,安全性非常高。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最高的限度。(      )              ②美好的声誉。(      )
③减损、消耗能量。(      )          ④配备布置。(      )
⑤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      )
(3)本文是什么题材的文章,在括号内打“√”。
名人小传(     )  世界之谜(     )  科学幻想(     ) 科普环保(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生物钟的秘密》回答问题
任何一个百花园都是一座美丽的时钟。不信吗?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植物开花的时间常常是一定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芍药在七点张开笑脸;午时花要到中午才显示它的美貌;“怕羞”的夜来香,常常在傍晚八时才放香……百花不但能指出一天内的时间,还能告诉你一年中的季节。与飞雪争俏的是梅花,在春风中散香的是梨花,熟季花开
报告夏日麦收,桂花飘香喜迎中秋佳节。此外,植物的叶子也可以报时,花生叶总是迎着朝霞开放,当夜幕降临时它就要“睡觉”了,你看,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不是美丽的时钟吗?
我会选字。(在正确的字下面画横线。)
(报  抱)时          (侯   候)鸟
显(示  视)          (生   声)物
(飘  漂)香           夜(幕   暮)
啼(明  鸣)          (应   映)用
我会给句子换个说法。
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不是美丽的时钟吗?
                                                                
我要摘抄文中表示花“开放”过程的词语。
                                                                   
照样子写句子。
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芍药在七点才张开笑脸;午时花要到中午才显示它的美貌;“怕羞”的夜来香,常常在傍晚八时才放香……
                                                                 
                                                                 

来源:2014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13.花钟同步阅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课文填空,再按要求做。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题文1】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标点,请你补上去。
【题文2】这段话共________句,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题文3】在正确的说法后打上“√”。
(1)文中“所有的龙”指的是文中所介绍的三种龙。(  )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过渡句,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桥的坚固。(  )
(4)“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是一个比喻句。(  )
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短文的写法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观日出》回答问题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填空。
本自然段共有     句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______。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气象学家指出:距地面约22~27千米的臭氧层, 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射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辐射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liú)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
(1)本文最恰当的标题是(  )。

A.臭氧空洞危害大 B.臭氧减少令人忧
C.冬阳如今可致病 D.冬阳如今猛于虎

(2)短文中说,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度的紫外线侵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语段阅读。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下面哪组关联词可以替换文中的加点词。(  )
A.即使……也……
B.虽然……还是……
C.不管……都……
(2)用“ ”画出描写“吃音玻璃”的作用的句子。
(3)正确选择引号的用法。
①表示引用。②表示反语、讽刺。③表示特定称谓。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
2)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
3)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这儿的新型玻璃展品很多。”(  )
4)这种玻璃质量如此低劣,也叫“新型玻璃”?(  )
(4)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
②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带着问题来读书。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种新型玻璃,填一填。

玻璃种类
特点
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