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
水在世界上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庄稼要旱死,牲口要渴死,人也不能生存。可在城市里,人们并不爱惜水,甚至讨厌它,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浪费水的现象。
比如到了夏天吧,就有同学玩打水仗,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用水向对方喷,一会儿地上就流了一大片水。有人管他们,他们还满不在乎地说:“水有的是,浪费一点怕什么?”
水真的“有的是”吗?不是的。从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确实有大片的水,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的确1/6。可是,海洋里的水是很咸的,不能用来浇灌庄稼。能够用来养活人类和动植物的水,是陆地上的淡水。这种水很有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科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水源将会枯竭,人类将面临干渴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已经开始想办法从南北极取水。他们想把南北极常年的冰山融化掉,用它解决人类的干渴。可这样一来,南极会变成一片汪洋,海平面升高,很多沿海国家的城市会被淹没。
这太可怕了,要是人类没有水,会是多么恐怖的情景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都来珍惜水吧!
(1)填空。
水在世界上是( ),没有水,庄稼( ),牲口( ),人也( )。
(2)水真的“有的是”吗?( )。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3)科学家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办法行吗?为什么?
(4)请用“——”画出同学们是怎样浪费水的,再请你劝劝他们,帮助他们改掉浪费水的毛病。
(5)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快写下来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 )求他下一场雨( )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 )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的( )里填上标点符号。
女娲看到人类所受的灾难,心里( )。为了解除人类的灾难,她首先( ),再( ),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去( )。这是一个多么( )的神啊!
(2)女娲补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能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难过( ) 立刻( ) 可是( ) 终于( )
(4)在神话里,天穿了个窟窿可以有神去补天,可是在现实中就不可能有神的帮忙了。现在我们地球的大气层也穿了个窟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呢?
课外阅读。
盘古用板斧劈开天地之后,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之间避免天地合拢。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________,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圆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连那最没用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
(1)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是____________。
(2)按短文内容填空。
呼出的气变成了( )
左眼变成了( )
筋脉变成了( )
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 )
(3)根据上下文内容并联系实际事物的特点,在文中“____”上填充一种自然界的事物。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
有一天,女娲来到一条小河边洗脸。大雨过后,河边的土变成了泥浆,女娲顺手抓起一团黄泥,搓(cuō)成娃娃样的小东西,放在地上,泥人活了,喊着:“妈妈!妈妈!”女娲高兴地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这便是“人”。
她继续工作着,一心想让更多的生命来到大地上。后来,女娲发现了一个快捷的方法,她取来一根枯藤,伸入泥潭中,把搅浑了的泥浆向地上挥洒,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人儿。
女娲不停地工作,她越来越感到辛苦。突然,一个小人儿问:“我们自己能造自己吗?”女娲异常高兴,就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就这样,人类不断地繁衍,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三五成群,走向森林,走向田野,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异常——( ) 高兴——( )
(2)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女娲造出第一个人,第( )自然段写女娲造出一个个人,第( )自然段写女娲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
(3)请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你同意哪种说法?在括号里画上“√”。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②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
③这是迷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羡慕姜子牙
①姜子牙,渭水钓鱼的老翁,武王伐纣的军师,《封神演义》里呼风唤雨的姜半仙。说实话,年轻时我真没把他当回事儿。没想到,有把年纪,又人生屡屡受挫后,我对姜老先生越来越羡慕了,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②他本是殷纣王宫中一个小吏,跟纣王干了不少年,也就是说是个有“历史污点”的人,大有潜伏特务的嫌疑。可是,弃暗投明后,在周文王这里不仅丝毫不受歧视,不被怀疑,反而被委以重任,掌管大权,居然能在那么多“根正苗红”的人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让我羡慕。
③从各种历史记载来看,他既没有名师指教,也非名校毕业;既没有任何学位,在网上也查不到他的学历证书,最多算是个“自学成才”的准知识分子。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被拒于门外,而是被充分信任,拜相入将,高举帅旗,运筹帷幄。让我羡慕。
④谁都知道,对当官的来说,“年龄是个宝”,如果年龄一过线,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得退休下岗。可姜子牙在渭水河畔遇到周文王时,已年过八旬,发白齿落,老态龙钟,重孙子都会打酱油了。人家周文王依然恭恭敬敬发地把他把宝贝一样,封高官,居帅位,掌大权,让他威风八面,再造乾坤。让我羡慕。
⑤众所周知,能在朝中翻云覆雨,掌控局面者,无不有门有派,舍此便孤掌难鸣。寸步难行,迟早垮台。姜子牙偏偏是与谁都瓜葛,既非名门贵胄,又非派系头头。他“净身”入仕,但却能在朝中站得住,叫得响,毫无孤立之感,终于成就千秋大业。让我羡慕。
⑥古往今来,贤士能人入仕之途,或当面自举,可他人推荐,或考试录取,或层层选拔。可姜子牙却剑走偏锋,独出心裁,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在渭水之畔直钩无铒垂钓三年,精心上演“行为艺术”,且编歌谣叫渔翁、樵夫到处传唱,为自己造舆论,可谓术不正,路子歪,君子不齿。但周文王并不因姜子牙功利心太重,进取之意太旺而心存鄙视,照样重用不疑,全权相托。让我羡慕。
⑦看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
(节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⑤段跟前面的各段一样,都侧重介绍姜子牙的诸多“不足”但很幸运,其实这都是在赞扬周文王的“不拘一格用人才”。 |
B.第⑥段先言古往今来的贤士能人的种种入仕之途,是为了衬托姜子牙的剑走偏锋,独出心裁。 |
C.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姜子牙精心上演“行为艺术”并为自己制造舆论,这些 都是“君子不齿”的做法,这说明姜子牙是小人。 |
D.周文王照样重用功利心太生、进取之意太旺的姜子牙,说明他能识人,并不为世俗正统观念所束缚。 |
E、文章围绕“羡慕姜子牙”这一论题,结合姜子牙的人生际遇,直接联系当今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姜子牙的幸运的?
(3)“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下面全部表现西门豹巧于斗争的一项是( )
①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②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③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④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
⑤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⑥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A.①②④⑤ | B.②④⑤⑥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④⑥ |
课外阅读。
1990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
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为什么在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却没有中国国旗呢?梁帆立即找到会议组织者,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临到吃午饭时,会议组织者也没有把中国国旗升起来。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餐桌上的粉红色桌布,说:“( )你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 )把桌布染红,做一面中国国旗!”梁帆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他们马上安排人找到了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宾馆前把它升起。梁帆的行为也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敬佩,纷纷称赞他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梁帆向会议的组织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帆一定要坚持升中国国旗是因为( )
A.没有升国旗他就得不到与会代表的敬佩。
B.他想得到别人的称赞。
C.他是代表中国来的,五星红旗代表我们国家的尊严。
(4)你觉得怎样做才是爱护国旗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太 阳
栽一棵棵树,太阳为我们造出一把把大伞。
挡住风沙,让地球村变成绿色家园。
栽一朵朵花,太阳为我们绣出一件件花衫。
披上盛装,让地球村变成美丽花园。
栽一棵棵小草,太阳为我们织出一张张绿毯,
铺满大地,让地球村永远是春天。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棵棵( ) 一把把( )
一朵朵( ) 一件件( )
一张张( ) 一片片( )
(2)太阳能为我们地球做些什么呢?把诗中有关的句子画上“____”。
(3)在诗歌中,小作者希望地球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13分)
天文学家把全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88个星座,又按每颗星的亮度划分等级:很亮的是一等星,其次是二等星、三等星……肉眼可能看见的最暗的星是六等星。只要我们有耐心,数完一个星座,再数一个星座,并且把每个星座的星,按它们的等级分别计数,那么,不用几个夜晚就可以数遍全天空可以看见的星。天文学家仔细计数的结果,发现全天空肉眼可以看到的星,远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多。例如,一等星约有20颗,二等星46颗,三等星134颗,四等星458颗,五等星1476颗,六等星4840颗。一等星到六等星加起来总共才6974颗,还不如一锅饭粒的数目多哩。
(1)天文学家是按什么把肉眼能看到的星分成等级的?共分成几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介绍星星的数目时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3)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A.列举的省略 B.引文的省略
(4)关于全天空的星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肉眼数不清。
B.一等星最亮。
C.肉眼能数得清的星星一共有5974颗。
人类可真有办法。人看见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就发明了雷达。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海豚(tún)是游泳能手,潜水艇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鸽子的眼睛能分(辩、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试)飞机和导弹。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察)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1)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划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3)用“√”选择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模(mú mó)样 飞行(xíng háng) 导弹(dàn tán)
(4)这段话共( )句话,是围绕哪句写的?请用“ ”划出来。
(5)短文中写了几项有趣的发明,请写出来。
月球之谜(节选)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就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沙锅内的尘土里,和在地球上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里,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1)这三段话说科学家分别拿 、 、和 做实验。
(2)“费解”的意思是:
(3)节选短文写了哪些结果令人费解?
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 、 。
(3)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4)“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5)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
阅读平台:读短文,回答问题。
比萨斜塔
如果告诉你,世界上有座因为倾斜而闻名的塔,你相信吗?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就因为塔身向南倾斜,被称为比萨斜塔。斜塔平面为圆形,直径16米,高54.6米,共8层。全塔除柱子用花岗石外,表面全部饰以白色大理石。最下层是石墙,用浮雕装饰,顶层向内收缩,挂着7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钟。从下到上,有294级螺旋式阶梯。登上去可以眺望全城景色。
斜塔1174年开始动工,建到第三层时发现地基沉降不匀,塔身倾斜,停工94年后又继续施工,到1356年才完工,这时的塔顶偏离了中心2.1米。现在倾斜更严重了,已达到4.3米。意大利政府向全世界征集纠偏方案,一下子收到了900多个。传说当年伽利略曾在塔上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因此许多人又把它看成伽利略的纪念碑。
阅读提示:
比萨斜塔是很有名的一个建筑,因为它斜而不倒,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因为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这里做过自由落体试验。也许你并不了解伽利略,也许你不太明白自由落体这个试验,但是你一定会感觉到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的敬爱。
(1)我会州“√”找正确的读音。
倾斜(qīng qíng) 纠正(jiù jiū)
花岗(gāng gǎng)石 眺望(tào tiào)
(2)对号入座。
急 集 积
①政府向世界征( )纠偏方案
检 验 俭
②伽利略曾经做过自由落体试( )
佛 沸 拂
③风吹( )着柳树
(3)我会组词。
纪( ) 塔( )
记( ) 搭( )
斜( ) 柱( )
抖( ) 拄( )
(4)考考你。
①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为什么叫比萨斜塔?
②你了解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吗?
③比萨斜塔倾斜严重,你能设计个纠偏方案吗?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离我们有( )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 )地走,差不多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年。
(2)地球上的( )和( ), 都是( )送来的。 如果没有它,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 ), 没有( ),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