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古诗《元日》,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 。
(3)在我国,这个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习惯,请你写出三种你所知道的风俗。
(4)把下列节日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 除夕 清明节 中秋节
(5)你能写出一幅对联吗?
上联:
下联:
横批: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蛤(há)蟆(mo)背上的疙(gē)瘩(dā)
本来,蛤蟆背上中没有疙瘩的。
有一次,蛤蟆看见一只小鸟在天上飞,就说:“小鸟,你知道吗?我也是会飞的。”小鸟不相信,蛤蟆说:“你不信,上次我一下子飞到了天上,捉住了一只天鹅,还吃了天鹅的肉呢!味道好……”蛤蟆还没说完,背上就长出了两个疙瘩。
蛤蟆不吸取教训,继续说谎,结果背上的疙瘩越来越多,成了癞(lài)蛤蟆。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蛤蟆的背上原来有没有疙瘩?为什么后来会长疙瘩?
(3)蛤蟆会飞吗?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进了房间,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张宽大的沙发床,床头边有一个精致的小茶几,紧靠着窗台的是一张大桌子,衣柜安放在左面墙角,而右面墙下,有一个书架,书架顶上陈放着著名画家的画册的各类参考书。
(1)这段话是按方位顺序来描述房间的,请依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茶几在 ;大桌子紧靠着 ;衣柜安放在 ;书架在 。
(2)请填写正确的量词。
一( )床 一( )书架
一( )桌子 一( )画
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温柔(近义词) 顿时(近义词)
马虎(反义词) 严厉(反义词)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我的妈妈有一双 的手,一双 的手。
②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 ,又用那温柔的
手 。
③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 ,又想到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蓝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 鲜艳—( ) 锐利--( ) 注视--( )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 手法,把 比作 。
(3)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①小雨( )下个不停。
②小鱼( )把头露出水面。
③翠鸟( )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4)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5)把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抄写下来,读一读。
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1)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一个成语代替 。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
(3)根据课文回答:
怎样才能是使自己进步,越来越乐观?
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zhū)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 ) 清晰——( ) 崛起——( ) 欺凌——(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喝彩:
铿锵有力: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是 段,起 作用 。
(4)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
A 佩服感叹 B惊讶疑惑
(5)有什么话对周恩来说。
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________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________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①在“____”上填上恰当的词。
②这里“恍然大悟”意思是:
③当时,“我”不明白母亲的用意。你认为作者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后来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明白母亲的用意。
⑤“我”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国王酷爱马。一天,他请来了一位画家画马。国王一连等了五个月,还未见画家献画。他等不及了,叫来画家,让他当面作画。画家拿起笔,飞快地画了起来。一眨眼的工夫,一匹形象逼真的骏马出现了。国王惊讶地问:“你花了五个月画不好一匹马,为什么现在只要五分钟就画好了呢?”画家把国王带到画室,只见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张,张张都画满了马。画家说:“五个月来,我画了一张又一张,没有过去 的五个月,哪有今天的五分钟?”“是呀!成就是来自长期刻苦磨炼!”国王听后,意味深长地感慨道。
(1)从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惊奇-----( ) 一瞬间-----(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酷爱: 。
意味深长: 。
(3)给短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A.国王酷爱马 | B.形象逼真的骏马 | C.画家画马 |
D.五个月与五分钟 E.国王与画家 |
(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放下电话。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 □ 已经感冒了吧 □ 怎么这么不听话 □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 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 ) 到达——( )
(3)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 )
A、拉 B、牵涉 C、挂念
(4) 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填序号)
A、母亲的电话 B、父亲的唠叨 C、牵挂 D、电话
(5) 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 。
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易于——( ) 平稳——( ) 假如——( ) 停脚——(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 )句,把 ( ) 比作 ( ) 。
(4)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①家乡的搭石很美。 ②我爱家乡的搭石。 ③过搭石的速度要快。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二年春天,树叶绿了,紫丁香花开了。丑小鸭向湖边飞去。忽然,他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呀!
(1)这段文字共有( )句话。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在句子下面画“ ”
(3)在文中找出描写天鹅样子的句子,在下面画“~~ ”
读下面的语段,并回答问题。
小猴子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妈妈适合戴 眼镜,奶奶适合戴 眼镜。妈妈和奶奶戴眼镜的感觉是 ,而小猴子戴眼镜却感到不舒服。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 )
A.小猴不能戴眼镜。
B.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语段二:
学 画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王冕(miǎn)。他小的时候死了父亲。因为家里穷,王冕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 颜(料 斗),又找来些纸,学画荷花。他开始画不像,可是不灰心,天天画。画了几个月,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踩 采)来的一样。
(1)这篇短文共( )个自然段。
(2)用“ ”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3)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A.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B.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
语段一: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dǒu dòu)七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zhuǎn zhuàn)。”
(1)数一数,这段短文共有( )句话。
(2)用“”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3)北斗星是( )颗星;北极星是( )颗星。
A.一颗 B.七颗
(4)找一找,爷爷说了哪些话,在下面画“ ”
(5)文中的孩子是( )
A.爱因斯坦 B.达·芬奇 C.张衡
(6)用文中带点的词说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