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
拼音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拼写规则
声调与标调
字母(表)
隔音符号
汉字
偏旁部首
间架结构
基本笔画
笔顺规则
写字姿势
写字规范
查字典
错别字
易读错的汉字
汉字读音
看拼音写汉字
汉字临摹
汉字的字体演变和造字方法
猜字谜
形近字
同音字
多义字
形声字
象形字
独体字
合体字
会意字
词语
词性
词的感情色彩
成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多义词
词语结构
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组词
造句
选字词填空
词语搭配
词语的仿写
关联词
多音字词组
量词
易混词
语气词
“的、地、得”的使用
看图写词语
网络用语
补全词语
句子
句子的构成
句子的关系
连词成句
改写句子
补充句子
句子排序
句子仿写
句式与句式转换
扩句和缩句
修改病句
句义
标点符号
修辞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歇后语
谜语
对联
名言警句
对子歌
朗读
文学常识
节气
十二生肖
重要节假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年代
中国的组成
童话及神话故事
邮票
市花
名家名画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
名著
中国戏曲
课文识记
诗歌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背诵
课文理解
课外知识积累与搜集
课文名句积累
课外阅读
语言表达及应用
口语交际与实践
看图说话
使用礼貌语言
劝告
辩论
采访
广告
言外之意
口语交际
实践作业
宣传标语
阅读鉴赏
语段阅读
语段阅读
听力与听写
诗歌鉴赏
诗歌翻译
诗的抒情方式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的思想情感
诗歌意境鉴赏
爱国诗
亲情诗
友情诗
送别诗
咏志诗
思乡怀人诗
写景咏物诗
借物喻人诗
边塞风光诗
其它类别诗歌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
文化及文学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文字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古今异义
通假字
常见的语气词
字词翻译
写作特点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小说
散文
童话、寓言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找文章关键句子或段落
划分段落层次
划分文章段落
概括段意或层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给文章加标题
体会文章主题
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文章的表达方法
人物描写
自然段
找中心句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文章结构
说明方法
作文
写话
看图写话
想象写话
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
应用文
请假条
借条、收条
领条
日记
周记
留言条
通知
启事
书信
读后感
观后感
表扬稿
感谢信
建议书
板报稿
会议记录
新闻
发言稿
演讲稿
广播稿
申请书
倡议书
调查报告
解说词
大作文
记叙文(叙事)
记叙文(叙人)
记叙文(状物)
记叙文(写景)
扩写作文
续写作文
改写作文
缩写作文
看图作文
童话作文
想象作文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聪惠。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用“/”画出该句的停顿。
(2)本文选自           的作品                 (1.5分)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甚:          诣:         乃:          示:       
(4)联系上下文填空。(1.5分)
                                  设果。
② 孔指              以示儿曰……
(5)从杨氏之子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孩是一个              的人。小孩回答妙在何处:
                                             
                                                 (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廪食以数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⑴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⑵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
⑶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课文回音壁。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入日——
河——
(2)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3)画线句子富有想象力,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你所读的神话或寓言中有没有也能体现这种想象的,请举一两例。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小木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  )欲穷千里目
(  )白日依山尽
(  )更上一层楼
(  )黄河入海流
(1)读一读,背一背,把正确的序号写上面这首诗前在括号里,再在诗句后面加上标点符号。
(2)想一想,当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物?试着画出来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理解。(6分)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⑵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古诗欣赏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他(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男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   )鳃帮,(   )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俸禄”的意思。
俸禄:
“滥竽充数”中的“滥”指什么?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走进春天,你发现了些什么?写一写,画一画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⑴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⑵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课文精彩回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篇短文选自《          》。          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根据下面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只听弈秋讲课。                                                  
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小木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朝辞白帝彩云间
(  )两岸猿声啼不住
(1)读一读,背一背,把正确的序号写上面这首诗前在括号里,再在诗句后面加上标点符号。
(2)看谁更仔细。认真观察下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把它们写下来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阅读理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同席①巾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②轩冕:此处指有莲盖的高大华丽的车子。
⑴写出句子大意。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⑵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⑶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课内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善(     ),钟子期善(  )。伯牙(     ),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     )兮(        )!”(           ),钟
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
伯牙谓(     ),乃(           ),终身(        )。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发生在            和             之间
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是         把他们联系在了一
起。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来说就是        。
(3)用“     ”画出文中听者听到琴声而引发联想的内容。
(4)文中有两个字在现代都可以解释成“想”的意思,这两个字是
         
(5)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人们常 用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课内阅读理解。
海瑞是广东琼山人。他从小死了父亲,靠母亲抚养长大,生活十分贫苦。二十多岁中了举人后,他做过县里的教谕,教育学生十分严格认真。不久,他被调到浙江淳安做知县。过去,县里官吏审理案件大多是让平民百姓(   ),而让有权有势的人(  )。海瑞到了淳安以后,不管什么样的疑难案件,他都一件件调查得(    ),从不(    )好人,也不放过坏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1)请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
(2)过去,县里的官吏是怎样审理案件的?
(                                              )
(3)“青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老百姓称海瑞为“青天”?
(                                              )
(4)你还知道哪些像海瑞这样的官员?写一写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