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广州、麻涌、东莞三个城镇的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镇的优势条件。(3分)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工业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 初期 |
工业化 中期 |
工业化 后期 |
后工业 化时期 |
人均GDP (美元) |
728~ 1 456 |
1 456~ 5 460 |
5 460~ 13 104 |
13 104 以上 |
2009年广东省各地带人均GDP
指标 |
山区 |
东翼 |
西翼 |
珠江三 角洲 |
全省 平均 |
人均GDP (美元) |
2 441 |
2 442 |
2 754 |
9 855.2 |
5 965 |
材料2: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1)根据材料1分析,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东西两翼及山区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4分)
(2)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
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6分)
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分两个阶段,1979年至1990年的主导产业是
;20世纪90年代后,与长三角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韩国交通简图(图a)(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材料二 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
材料三 浦项是韩国东部的主要港口。韩国浦项制铁公司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的用户提供二千六百多万吨钢铁产品。
(1)图b中有一段铁路未画出。该段铁路应为图c①②③三条线路中的线路 ,(填代号)并说明判断理由。
(2)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结合韩国国情,分析韩国在浦项发展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原因。
深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深圳宝安、龙岗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也是深圳最后的27万农民,将全部“洗脚上田”,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据此回答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改造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把农民房拆掉,将原来的8层变成了30层 |
B.保留原来的农村教育、医疗、工业措施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等一整套模式 |
C.通过城中村改造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农民一次性办理“农转非” |
D.把过于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逐步向私房出租为主要模式的物业经济转变 |
参考江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得措施,下列适合深圳的有( )
A.依靠农村、服务农村、联合农村、做大农村产业 |
B.深圳城市规模过大,转变思路,把城市居民逐步向农村转移 |
C.行政区划调整是加快深圳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如龙岗、宝安区 |
D.加快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大型企业的发展 |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题。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 | B.②——中国工业化率 |
C.③——日本城市化率 | D.④——中国城市化率 |
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题。
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②① |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 B.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
C.体现综合周力,加强经济交流 |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
江苏大力推进产业转移,苏南腾笼,苏北引凤。
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是 ( )
A.交通便利 | B.市场广阔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土地价格低 |
产业转移对苏南、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 )
A.不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B.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
C.不会对苏南、苏北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D.促进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降低了苏南的城市化水平 |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题。
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 |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
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
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
阅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08年12月17日,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刚要》。这标志着,珠三角地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规划正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正在广东面前开启。
30年来,得益于中央的政策优惠,凭借广东人敢想敢拼的劲头,广东率先打破了思想和体制禁锢,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 ____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
为______________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双选)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 B.丰富的矿产资源 |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 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题。
行业 |
比重 |
行业 |
比重 |
行业 |
比重 |
电子设备制造 |
96.61 |
仪器仪表 |
97.03 |
专用设备制造 |
77.19 |
化学制品 |
79.92 |
电气制造 |
89.03 |
印刷业 |
65.53 |
交通运输设备 |
87.47 |
家具制造业 |
80.00 |
|
|
黑色金属冶炼 |
59.21 |
有色金属冶炼 |
76.65 |
|
|
读表可知,珠江三角洲较为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①电子工业 ②采掘工业 ③重化工业 ④核工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
A.原料指向型 | B.能源指向型 | C.市场指向型 | D.技术指向型 |
右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读下图完成题。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注:S为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 有密切关系。
(2)A区域面积广阔,对甲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为甲地工业提
供 和 。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 ” (含
港、澳)。列举B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至少两种: 和
(4)结合材料二表格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 、 ;与
海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 、 。(均只答简称)
(5)甲地区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