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
A.①⑤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题。
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淡水资源充足 | D.交通运输便捷 |
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更广 | B.科技实力更强 |
C.产业基础更好 | D.改革开放更早 |
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回答小题。
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
A.资金、技术 | B.劳动力 |
C.工业制成品 | D.资源 |
图中所示现象将对B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
B.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
C.使B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
D.促进B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小题。
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 |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根据信息判断,图中A、B、C、D四城市中最有可能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______和________。
(2) A城市的主导工业部门按区位因素分类属于_______指向型工业,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_______工业。
(3) 为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和联系,B、C两城市之间修建了铁路。铁路建成后,B城市最有可能形成以_________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地域,B城市重工业比重将会明显增加。
(4)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本区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某些城市将面临哪些问题?请你为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读图回答题。
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
A.资源枯竭 | B.劳动力素质低 |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 D.环境污染严重 |
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
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示图
材料二: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
2011年产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钢铁产业 |
456.32 |
23.1 |
化工产业 |
72.58 |
41.7 |
能源产业 |
236.76 |
32.5 |
钒钛产业 |
66.54 |
46.7 |
工业 |
969.33 |
34.0 |
(1)“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其优势能源主要有 和 。
(2)“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是 _ 、 ,最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 产业; 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4)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题。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 B.第二产业向东北 | C.第一产业向东南 | D.第三产业向东南 |
材料: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3 872万。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级城市中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数目最多的是县级行政中心,这说明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分析距离的大小与城市级别高低的关系。(2分)
(3)结合材料及图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
2004 |
I(%) |
50.02 |
41.14 |
44.48 |
45.49 |
47.16 |
49.69 |
56.32 |
U(%) |
9.47 |
12.26 |
16.32 |
28.2 |
34.94 |
36.25 |
43.5 |
I/U |
5.28 |
3.35 |
2.72 |
1.61 |
1.35 |
1.37 |
1.29 |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2: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3: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题。
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淡水资源充足 | D.交通运输便捷 |
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更广 | B.科技实力更强 |
C.产业基础更好 | D.改革开放更早 |
(10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1993~2010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乙 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分)。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2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