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人口密度较大
C.水资源短缺 D.洪水灾害频发

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回答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

A.先进的科技 B.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第三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经济地带

A.M区二产业比N区比重大
B.N经济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C.I和II轴旱地农业发达
D.M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A.纺织和石化工业 B.钢铁和能源工业
C.服装和食品工业 D.玩具和炼油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a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表b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资本密集型

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A.发展速度在减缓 B.劳动力素质较高
C.金融业比重较小 D.提供就业岗位多

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更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读图完成29-30题。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原料产地 B.加强相互竞争
C.共用基础设施 D.获取邻厂信息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地理位置优势 B.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C.矿产资源丰富 D.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第三阶段促使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 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工业、农业、服务业 B.服务业、工业、农业
C.农业、服务业、工业 D.工业、服务业、农业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
①工业基砌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