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
D.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国企改革的目的有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增强企业活力 ③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 ④完全实现我国经济的公有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
(1)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2)为什么说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3)从两人的改革中我们可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
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
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
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
“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
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
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
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
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
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
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
“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
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
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下列这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下表述与之相符的是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建国初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②前者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后者则推动了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都体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
A.保护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 B.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自主权 |
C.改革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D.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 |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创办乡镇企业 | D.改革国有企业 |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 | D.都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一阶段中实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的政策,其中的“两权”是指( )
①行政权 ②所有权 ③经营权 ④自主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