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这一现象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资产阶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A.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自然经济的解体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

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

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4.

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对此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继续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②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和东南沿海地区    
③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力  
④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茶叶在19 世纪30 年代每年出口5 000 万磅,1814 年增至7 000 万磅,1851 年达9 900 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 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请回答:
(1)农民为什么放弃生产粮食转而种植茶桑?
(2)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B.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西方人喜欢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
D.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对外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腐败无能 B.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C.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追求商业利润的本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进步的经济
B.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它对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据此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
C.封建经济已经瓦解,许多实现城市化
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应该出现在当时的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渤海湾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来源:维扬中学高三历史最后阶段选择题目强化训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中,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是

A.少部分地区解体
B.基本解体
C.完全解体
D.东部地区全部解体,中西部地区部分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出口猛增,对外正当贸易逆差却日益增长。这突出说明了(    )
A.中国已经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
B.外商压低中国农副产品的价格
C.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D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级,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来源: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鸦片贸易
B.改变对华贸易状况
C.打开中国门户并取得贸易保证
D.打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来源: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