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 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 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 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 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张骞"凿空" B. 卫青远征
C. 昭君出塞 D. 甘英出使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回答问题。

1.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

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

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

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

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2.

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

"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回答问题。

1.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 《辛丑条约》 B. 《凡尔赛和约》 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
2.

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

B.

C.

D.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回答20-23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

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A. 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 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C. 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 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
3.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 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 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4.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 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 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概述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