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下列成语符合两点论的有( )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据此回答27—28
27、“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体现的哲理是( )
A、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B、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28、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就需要(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相统一
B、发挥合力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C、事物的发展必须抛弃前人的观点、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就双方关系交换了意见,认为中美之间还会有波折,还需要更多的磨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中美就可以开创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格局。这表明了

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全国选择了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只要“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 回答22-23题。
22、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要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使试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为在全国逐步推广奠定基础。这种工作方法是、
①“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②“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因地制宜” 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将按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80%给予补助,对中部地区,该比例为60%,而对东部发达省份,补助的比例逐省确定。这体现了
A、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具有特殊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的共同之处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管子 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多数情况下72小时的气象预报较为准确,但由于受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仍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客观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选择,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全球“气候列车”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不少分歧,如何“和而不同”地应对气候变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卷选择题(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联系构成运动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5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分析得出,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规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来源: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哲学的运动概念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