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 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生质体的结构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后,可以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其活力进行检查
C.DNA连接酶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且需要模板
D.人的胰岛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体上,是因为它们的DNA都是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而且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原因是                                                   
(4)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的长势将       B组。
(5)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①A是       。C是       性状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       (试剂)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这说明(  )

A.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 B.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 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试验,不能证实的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处于生活或死亡状态
C.细胞液浓度的相对大小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概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右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在下列哪两个细胞所处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

A.c~b B.a~c C.a~d D.d~c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蔗糖溶液(g/mL)
细胞变化
0.30
发生质壁分离
0.25
无明显变化
0.20
有胀大趋势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加清水  ②制作装片    ③观察质壁分离  ④加0.3g/mL蔗糖溶液 
⑤观察细胞复原   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

对本实验的解析,错误的是

A.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甲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溶液中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乙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丙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数量受到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以进行某些生理现象的观察和测量。下列属于这类运用的有:
①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伸缩性比较        
②判断细胞的死活         
③估测某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④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用化肥过多引起"烧苗"的原因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单倍体诱导与利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