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溶液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A.分生区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种子的胚细胞 D.根毛细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溶 液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个渗透装置,是因为(  )
①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②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
③原生质层类同于半透膜         ④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

A.① 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用藓类小叶做的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的一个显微镜视野,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出现的现象表明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B.如果将该细胞放在80℃条件下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C.藓类小叶可以用来观察叶绿体
D.由于藓类的液泡无色透明,故不适合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尿素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充盈着蔗糖溶液
D.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加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甘油后,立即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质量浓度30%的蔗糖溶液比质量浓度10%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更长
C.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
D.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1min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所示的紫色结构属于原生质层,N是蔗糖溶液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M的体积会增大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实验说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明显的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 )

A.紧紧贴在一起 B.充满细胞液 C.充满蔗糖溶液 D.充满清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A.A﹥B>C B.A<B<C C.B>A>C D.B<A<C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别属于质量浓度为0.1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和0.1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

实验Ⅰ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放入到装置中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
实验Ⅱ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下列变化:先右高于左,后左高于右。
(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A是_____________溶液,B是_____________溶液。
(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________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大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0分)撕取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KNO3溶液(mol/L)
A    
B
C
D
E
F
0.11
0.12
0.125
0.13
0.14
0.50
质壁分离程度


初始分离
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状况


自动复原
自动复原
诱发复原
不能复原

(1)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均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时如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选用哪一组的溶液浓度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KNO3诱发质壁分离,有时会出现自动复原的现象。若要避免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情况发生,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选用该溶液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为某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         (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4)影响乙图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酶外,还可能是                等。(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的名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单倍体诱导与利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