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6mol减少到2mol,则2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4 mol/(L·min) | B.0.2 mol/(L·min) | C.0.3 mol/(L·min) | D.0.6mol/(L·min)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H+的浓度 | B.镁条的表面积 | C.溶液的温度 | D.Cl—的浓度 |
反应E+F=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N=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
的反应速率
A.前者大 | B.后者大 | C.相等 | D.无法判断 |
假如你是某化工厂的总工程师,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你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 | B.采用高压 |
C.采用高温 |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
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 /(L·s),则这段时间为
A.6 s | B.4 s | C.3 s | D.2 s |
钒()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1)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①一定条件下,与空气反映t
后,
和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和
, 则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生成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②工业制硫酸,尾气用吸收.
(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题29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色变为色.
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和;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
的变化量为.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2.5umol·L-1·min-1和2.0umol·L-1
B. 2.5umol·L-1·min-1和2.5umol·L-1
C 3.0umol·L-1·min-1和3.0umol·L-1
D 5.0umol·L-1·min-1和3.0umol·L-1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
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
2.5 |
B. |
2.5 |
C. |
3.0 |
D. |
5.0 |
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 s内从0.8 mol / L变为0.2 mol / L,则在这10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02 mol / L | B.0.02 mol / (L·s) |
C.0.06 mol / L | D.0.06 mol / (L·s) |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封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的1.0mol/L降到0.8mol/L。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1,求:(1)2min末B、C的浓度?
(2)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少量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下列方法可以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生成
量的是( )
A.加入少量NaSO4(aq) | B.加入少量CuSO4固体 | C.加铜屑 | D.增大压强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进行的快慢 |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的性质 |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