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 2SO 3)可与O 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 2、CO 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 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 2SO 3溶液再充满CO 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 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 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 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 2无关,其理由是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为化学性质.
(1)实验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1)认识"居民"。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有 。
②"居民"CO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 2O 3、CO、Na 2CO 3、NaOH、CaCO 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 2O 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 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
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FeS)冶炼锌,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ZnS转化为ZnO.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ZnS+3 2ZnO+2SO 2
(2)酸浸槽中,硫酸与锌焙砂反应得到用于电解的酸浸液,反应过程中国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3)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铁酸锌(ZnFe 2O 4,其中Fe为+3价),底吹炉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①3ZnFe 2O 4+C 2Fe 3O 4+3ZnO+CO↑
②ZnFe 2O 4+CO 2FeO+ZnO+CO 2
③ZnO+CO Zn(蒸汽)+CO 2
反应①﹣③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4)最终可以获得锌的设备有 .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 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醛等产品。
(1)尿素[CO(NH 2) 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2)生产甲醇(CH 3OH)
①"捕捉"CO 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 2溶解于甲醇,得到CO 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
②用"捕捉"CO 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27﹣28题.
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24﹣26题.
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24﹣26题.
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F表示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表示可相互反应,"→"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
(2)由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物质转化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 种。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D的一种用途是 ;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
A.KOH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 CH3OO)2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 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 3。
【查阅资料】NaHCO 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 2CO 3、CO 2和H 2O.NaHCO 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 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 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 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 2CO 3固体中混有的NaHCO 3,最简便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