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为18g的冰块熔化为水,体积减少 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
(1)量杯的质量是多大?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3)通过上题表对照知该液体可能是什么?
(4)如果量杯中装入了体积为50mL的冰,当它熔化成水后体积为多少?
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已知铜的密度,求:
(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密度。
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探索新材料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大约是
A.几千克 | B.几十千克 |
C.几百千克 | D.几千千克 |
将一个容器内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8g,再往此容器内装入20g沙石后总质量为90g。求:
(1)加入容器内的沙石的体积;(2)沙石的密度。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若甲物质的质量为88g,则相同体积的乙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已知冰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为9:10。则质量为54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减少了___________m3
几种燃料的密度见下表.三辆完全相同的油罐车,分别盛满这三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柴油 |
煤油 |
汽油 |
|
密度ρ/kg·m-3 |
0.85×103 |
0.80×103 |
0.71×103 |
油罐车编号 |
甲 |
乙 |
丙 |
A.三车质量相同 B.甲车质量最大
C.乙车质量最大 D.丙车质量最大
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 |
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 |
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 |
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
底面积为50cm2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40Pa,g取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 g。
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质量为.
求:(1)物体B的体积;
(2)木块A的密度;
(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请分析出液面的变化情况;
(4)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值.
如图,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绳的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容器底部中心。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容器的底面积为0.03 m2。
求:(1)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2)当向容器中注水,直到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断裂前的一瞬间停止注水,则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科学家在进行海洋科考时,常用到一个很大的浮筒.浮筒是由一个质量为90kg的空心圆柱形铁罐制成的,铁罐高2.1m,底面积0.08m2.把浮筒至于海面时,它的一端浮出水面,上方可安装无线电转播器.某次科考中,工作人员装好无线电转播器,将浮筒竖直漂浮在海面上,浮筒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含无线电转播器的高度)为0.6m.如图所示.(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浮筒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
(2)浮筒受到的浮力.
(3)安装的无线电转播器的质量.
如图(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 若容器的底面积为米2,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②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
③ 现有面积为、密度为圆柱体乙,如图(b)所示,在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高为的部分A(),如图(c)所示,将A放入容器甲中(A与甲底部没有密合),并将此时的容器置于剩余圆柱体B的上方中央。
(a)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求切去部分A高度的最小值。
(b)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地面受到的压强的比值最大,求切去部分A高度的范围,并求比值。
如图所示,轻质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S、S。甲容器中装有3×10-2米3的水,A点离水面0.2米。
(1)求甲容器中的水的质量,A点水的压强。
(2)将乙容器中注入密度为的液体后,甲、乙两液面相平,深度均为,再将密度为、体积为的物体A放入甲容器中,将密度为、体积为的物体B放入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已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3倍。求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