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气压改变时,空气的密度一定不变

B.

温度改变时,玻璃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

C.

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

D.

介质改变时,声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和p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ρ <ρ ,p <p

B.

ρ <ρ ,p =p

C.

ρ >ρ ,p >p

D.

ρ >ρ ,p =p

来源: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 10 cm 的均匀实心正方体 M .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 g = 10 N / kg ) (    )

A. M 的密度是 1 . 25 × 10 3 kg / m 3

B.注入液体的密度是 0 . 7 × 10 3 kg / m 3

C.当 h = 10 cm 时,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2 N

D.当 h = 10 cm 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1200 Pa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里鱼缸中的鱼吐出的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

B.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密度不变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因为墙和吸盘之间的分子引力作用

D.瓶盖起子应用了杠杆知识,使用时是为了省距离

来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此图表示

B.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此图表示             

C.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此图表示

D.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此图表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 80 c m 2 ,用细线拴着体积为 100 c m 3 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 10 cm ,金属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1 . 9 N ,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 100 Pa ,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 1 N

B.

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 6 . 4 N

C.

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 100 Pa

D.

金属球的密度为 2 . 7 × 10 3 kg / m 3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 B C 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内,待小球静止后, A 漂浮、 B 悬浮、 C 沉底,此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p = p = p

B.

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F A > F B > F C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F < F < F

D.

小球的质量关系: m A = m B < m C

来源: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来源: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 A 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 h 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 A 1 3 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 A 体积为 V ,容器内部底面积为 S ,水的密度为 ρ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物体 A 受到的重力 G A = 1 3 ρ gV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 2 3 ρ ghS

C.物体 A 的密度为 ρ A = 1 3 ρ

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 A 浸没水中,则弹簧对 A 的拉力 F ' = 1 3 ρ gV

来源: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ρ ρ 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F 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ρ = ρ F < F B. ρ > ρ F = F

C. ρ < ρ F > F D. ρ > ρ F > F

来源:2016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 0 ° C 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

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增大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

D.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

来源: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 V : V = 2 : 3 ,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 F : F = 8 : 9 ρ = 1 × 10 3 kg / 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

C.乙物体的密度 ρ = 0 . 75 × 10 3 kg / m 3

D.乙物体的密度 ρ = 0 . 85 × 10 3 kg / m 3

来源: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 m - 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 20 c m 3 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10 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来源: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 0 ° C 升高到 4 ° C 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 200 c m 2 ,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 B 处,示数是 18 N ;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 AB 的中点 C 处,示数是 23 N (不计物体带出的水)。 g 10 N / kg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①物体的质量是 2 . 8 kg ;②物体的体积是 1 × 10 3 m 3 ;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15 N ;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 260 Pa

A.只有①、②、④正确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来源: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密度公式的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