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它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也带了诸多问题: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
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中央要注意发挥自身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够框得太死。当然,也要告诉下面的同志哪些事必须统一,不能乱来。总之,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这种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的争权,不是从本位利益出发的争权,不能叫做地方主义,不能叫做闹独立性。材料说明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尽量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高三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到以下资料“德国联邦银行1996年公布的资料,如果将德国餐饮业就业者每个月的最低纯收人与社会救济对象的收入状况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如果没有子女,前者比后者只多收人276马克;如果有一个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41马克;如果有两个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573马克。”据此,我们推断其研究主题可能有
①社会保障程度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
②社会保障程度与就业之间关系
③社会保障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④社会保障程度与人口增长之间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在学习《经济学常识》时,围绕社会主义经济间题展开讨论,绘制了一张图表。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没有涉及到价值规律的问题
B.②和③都承认发展商品经济会导致资本主义
C.③和④都强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作用
D.②和④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经济学常识】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请你评析此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有何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他们分别是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
B.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之关系、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C.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之关系,中国与外国之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
D.中国与外国之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A.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   B.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

A.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都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B.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C.在所有制方面,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材料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背景?(5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B.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D.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救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亿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材料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经济工作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评析价值规律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其理由是( )

A.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回事
B.价值规律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C.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雇佣劳动制度已被消灭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

A.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
B.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C.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D.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