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订经济计划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

A.是否存在商品生产
B.是否存在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发生作用
D.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后来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这表明他

A.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都是很重要的
B.对商品货币、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C.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D.承认商品的存在,但否认货币的存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

A.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
B.承认了一定范围的商品生产
C.承认商品的存在,但否认货币的存在
D.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专题四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A.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 B.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C.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D.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四主要是介绍

A.中国特色理论的探索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
C.走进现代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联第( )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

A.三 B.二 C.四 D.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在于(  )

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D.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来源:经济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正式出台,这部关系到每个百姓餐桌安全的法律从起草到四审通过历时五年,社会关注程度之高,审议过程中讨论之激烈,在近几年的全国人大立法中都是少有的。《食品安全法》的颁布的经济学意义是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优化外贸结构
③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      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