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它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也带了诸多问题: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
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中央要注意发挥自身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够框得太死。当然,也要告诉下面的同志哪些事必须统一,不能乱来。总之,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这种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的争权,不是从本位利益出发的争权,不能叫做地方主义,不能叫做闹独立性。材料说明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尽量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高三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到以下资料“德国联邦银行1996年公布的资料,如果将德国餐饮业就业者每个月的最低纯收人与社会救济对象的收入状况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如果没有子女,前者比后者只多收人276马克;如果有一个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41马克;如果有两个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573马克。”据此,我们推断其研究主题可能有
①社会保障程度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
②社会保障程度与就业之间关系
③社会保障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④社会保障程度与人口增长之间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在学习《经济学常识》时,围绕社会主义经济间题展开讨论,绘制了一张图表。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没有涉及到价值规律的问题
B.②和③都承认发展商品经济会导致资本主义
C.③和④都强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作用
D.②和④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经济学常识】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请你评析此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有何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A.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   B.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材料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背景?(5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正式出台,这部关系到每个百姓餐桌安全的法律从起草到四审通过历时五年,社会关注程度之高,审议过程中讨论之激烈,在近几年的全国人大立法中都是少有的。《食品安全法》的颁布的经济学意义是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优化外贸结构
③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      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