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质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    性。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炼铜的国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一定质量的Zn片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若滤液蓝色,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实验室所用的石棉网中有铁丝,隔着石棉网给容器加热可达到均匀受热的目的,这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石棉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铁丝容易生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Fe和Zn的混合粉末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如果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②如果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种;

③如果滤液呈浅绿色,则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Zn(NO32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来源: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如图。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 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质量的Mg(NO 32和Cu(NO 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 32、Zn(NO 32和Fe(NO 32,可能有Cu(NO 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金属活动性Zn>R

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和R

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无色

(2)某金属粉末含有Mg、Al、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取24g该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2g氢气,则该金属粉末的组成有    种情况。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有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析出,实验b中,锌表面有黑色固体物质析出。比较R、Zn、Ag的活动性强弱                 

(2)图c是实验a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c分析实验a中溶液增加的离子

     ,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写出实验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含R的符号表示),该反应类型为      

来源: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m克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向N点对应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

P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

C.

Q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Cu(NO 32,只有Zn(NO 32

D.

加入m克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来源: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次出土的文物中,黄金面具残片最为引人瞩目,其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    

(2)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将铜、锡以不同比例熔合制成功能各异的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金属活动性锡

   (填“>”或“<”)铜。

来源:202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 32、Cu(NO 32、AgNO 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

C.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 32、AgNO 3

D.

滤液中一定有Al(NO 33、Mg(NO 32

来源: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

③用稀盐酸除铁锈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来源: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其中有巨青铜面具如图甲,其制作材料属于

   (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为了防止铁器生锈,通常在其表面涂防护漆,其防锈原理是             

(3)某同学用图乙所示实验来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Y分别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Mg(NO32,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1)取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填符号,下同);

(2)另取废液样品,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实验表明,加入过量锌粉能有效去除废液中的离子是             

来源: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全面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有重要意义。

(1)地球和月球上都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金、银,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      

(2)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的原因是       

(3)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②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不论月球土壤材料还是地球土壤材料,人类的使用过程是相似的。已知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年代数据如图:

从图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