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鹿发现“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时,立即警觉起来,向四周眺望;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地,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肛门后盾,其它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选跑。
(1)上述过程属于鹿的_______ 行为,这种行为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行为” ) ,它是由鹿体内的_______控制的。
(3)鹿的行为是_______ 系统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4)在进化过程中,为逃避狼的追捕,鹿的奔跑速度越来越快,这是长期_______的结果。
分析说明:1835年达尔文仔细观察和研究了太平洋上某群岛的地雀,发现它们不仅与大陆上的不同,而且群岛的每个小岛上的地雀也有差别。有的喙像大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大的硬壳果,有的喙像小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小的硬壳果;有的喙像镊子,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喙像钳子,吃仙人掌的种子和花蜜;有的喙像剪刀,吃大的甲虫。以下对此进行分析:
(1)岛上的地雀是从大陆上飞来的,先落在一个岛上,通过______适应了当地,后来有
一部分地雀又飞到第二个岛上逐渐______,当它们回到第一个岛上就成了两个不同类型。这表明变异是______的基础。
(2)自然界从各方面对生物进行了______,因此______得到了积累和加强。可以解释______。
榜样:写出你心目中的最喜欢的生物科学家名字,并说明他(她)的主要贡献;
你心目中最喜欢的生物科学家是:
他的主要贡献有:
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度 。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3)图③说明 的个体因吃不到食物被淘汰掉。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其中长颈的变异是 。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对小菜蛾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其在该项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人们将有望通过基因技术防治小菜蛾,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1)如图所示,小菜蛾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发育方式属于 发育。
(2)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
(3)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小菜蛾的抗药性逐代增强,这可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
(4)通过破译我们发现,小菜蛾之所以抗药性强,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杀虫剂抗药基因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不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或 。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 | B.自然选择的结果 |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 D.动物聪明的表现 |
(3)桦尺蛾的人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 发育。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 方法控制林业害虫 ,即经济又环保。
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就是___________,短颈的变异是___________。
(3)图③说明___________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__。
人类的行为也可以影响生物的进化,形成了新的物种,比如说马和驴的杂交产生了骡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和驴?而不选择马和牛?请根据你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从两个方面分别解释这个问题:
①
②
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850年(森林时期) |
1950年(工业城市) |
||
浅灰色桦尺蛾 |
深黑色桦尺蛾 |
浅灰色桦尺蛾 |
深黑色桦尺蛾 |
99% |
1% |
1% |
99% |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__________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____________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适应者生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中,蛾的体色有棕色、灰色、白色等,数量基本相同。由于某种原因,森林树干被污染了成灰白色,长期自然选择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据图回答(每空0.5分,共6.5分)
1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 ② ③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_________的变异,短颈的变异是__________变异。
(3)图③说明_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作用。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长颈鹿的变异的方向是 的。而选
择则是 。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生存下来, 被淘汰掉,这就是 。
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 ,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数量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 的。这种说法是按照 学说来解释的。
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溶液被"滥用"的药物,2015年4月14日,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时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可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
(2)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进行排斥和抵抗。
(3)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
(4)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的结果。
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的蛾子,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它有淡色和黑色两种。淡色的和树干颜色相似,不易被鸟类发现。在未受工业污染的地区,桦尺蛾多是淡色的;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树干变成黑色,此处见到的桦尺蛾多是黑色的。请回答: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存在着 现象。
(2)在未受工业污染的地区, 不易被鸟类发现属 变异,这些个体生存下来。
(3)在工业污染的地区易被鸟类捕食的是 ,逐渐被淘汰。
(4)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 。
根据下面长劲鹿的进化示意图的内容进行分析下列问题。
⑴从图A可以看出,古代长劲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些性状是可以 的。
⑵从图B和图C可以看出,当食物条件发生变化以后,这些长颈鹿中 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而 的则吃不到足够的树叶。经过许多代后, 的长颈鹿就被淘汰。
⑶上图所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