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
B. |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
C. |
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
D. |
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 作燃料,点燃时与助燃剂 发生下列反应: ,则 的化学式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B.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D. |
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 |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柠檬汁(2~3) |
B. |
葡萄汁(3.5~4.5) |
C. |
西瓜汁(5~6) |
D. |
肥皂水(9~10) |
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富含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化学元素是( )
A. |
硒 |
B. |
钾 |
C. |
钙 |
D. |
碘 |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面粉 |
B. |
蔗糖 |
C. |
花生油 |
D. |
泥土 |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
B. |
+1 |
C. |
+3 |
D. |
+5 |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空气中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 |
氦气 |
B. |
氮气 |
C. |
二氧化碳 |
D. |
氧气 |
下列事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作电极 |
B. |
葡萄变美酒 |
C. |
金刚石裁玻璃 |
D. |
木材制家具 |
实验室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136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少3.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活动小组对教材中关于钟乳石形成过程的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1) 与 、 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
(2)溶有 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 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 。 |
溶液变浑浊 |
生成的沉淀物是 |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 |
浑浊液又变澄清 |
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3:加热步骤2所得溶液 |
溶液又变浑浊 |
溶洞中能通过 个反应把 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 和 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 溶液是否也能与 反应生成 ?
【探究活动二】 通入 溶液中,产物中是否有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步骤1:取一定量 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 |
无明显现象 |
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 |
澄清溶液变浑浊 |
加入过量 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 |
步骤3: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 。 |
有气体生成 |
通入 溶液中的 足够多时, (填“有”或“没有”) 生成。 |
反思提升:(1)若要用 与 溶液反应获得 ,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 。
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处。(填①或②)
(3)若用B装置制取 气体,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若用D装置干燥 气体,D装置中应盛放 。
(4)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气体,C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是 ;实验室更多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下列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过滤: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 ;若滤纸未紧贴漏斗壁,会导致 。
得到的滤液M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和 。
【实验二】除去滤液M中的可溶性杂质 和 (温馨提示: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步骤1:向滤液M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所得溶液A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
步骤2: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