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选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的组成与性能
被用于食品添加剂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
(填化学式)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类别或作用
法律规定
碳酸氢钠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膨松剂
可用
硫酸铜
 
 
增色
国家严禁使用
铁(还原性铁粉)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甲醛
CH2O
 
防腐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2001年4月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并于同年4月15日开始实施。
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多种物质。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证产物中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确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HCl;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在验证CuO与CO的反应产物时,在装置E中加入一种试剂。你认为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______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⑤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活动小组同学用加热草酸晶体制得的CO(H2C2O4·2 H2O==CO↑+ CO2↑+3H2O),做炼铁原理实验并进行尾气处理,设计以下装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加热分解草酸晶体的装置中,有下列仪器供选择使用: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蒸发皿⑤铁架台(含铁夹)⑥带导管的橡皮塞⑦集气瓶
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                (填序号)
(2)为了获得干燥纯净的CO,A、B两装置中应分别存放                  
(3)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选择图甲处理尾气,实验时应先点燃   (填“a”或“b”)处的酒精灯。图乙与图甲所示的尾气处理方法相比较,其主要优点是                       
(5)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于是他们选择了将尾气直接通入氯化钯溶液中进行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PdCl2+H2O==Pd↓+ CO2 + 2R,其中R的化学式为           。此法与上述方法相比除了具有图乙比图甲所示方法的优点外,从实验角度看它还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
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1】模拟炼铁实验
①若样品为氧化铁,则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2】测定样品的组成
若样品由氧化铁、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待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质量
装置A中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
装置B的质量
2.32 g
反应前55.72 g
反应前 281.00 g
反应后55.08 g
反应后 281.56 g

①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应选用的数据是样品质量和装置A中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而不选用装置B的质量,理由是   
②该样品所有可能的组成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物质。该固体物质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1)【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2)【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3)【设计实验方案】小刚和你的实验方案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4)【归纳和表达】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以下有关铁的实验: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图:

 
A                   B            C          D           E          F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 H2O+CO2↑+CO↑(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装置的作用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王同学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王利用提供的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碳酸钙固体、酚酞溶液)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
他首先猜想: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氢氧化钠。
小王通过查资料知纯碱溶液呈碱性。他根据首先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试液显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氢氧化钠。
(1)小王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过程是                                              
现象是                                                                    
小王经过认真思考,他发现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氢氧化钠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3)猜想:试液中还有氢氧化钠。
(4)实验验证:
①实验操作步骤                                                             
②实验现象                                                                 
③实验结论:试液中还有氢氧化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为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
(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b(填“<”或“>”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是(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写出编号为①③⑤的仪器名称:①          ,③          ,⑤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化学方程式为                                     
(3)若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导管口一有气泡就马上收集  ②装置漏气  ③收集气体的试管内未装满水
(4)用上述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判断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