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集气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收集到4.4g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1)判断滴加硫酸至恰好反应的依据是             
(2)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是多少?
(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小题最后结果取整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1)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是C15H28NxO4。求:
①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比),
②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5.5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分别滴加稀盐酸至反应不在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求: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是        g.
②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在一烧杯中盛有60.2gBaCO3和B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水使混合物中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146g时恰好反应完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滴加盐酸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当盐酸滴加至1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溶质的是                 。(写化学式)
(3)计算恰好反应完全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克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滴加过程如图所示,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选下列任意两个问题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①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将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8.9克完全溶解于196.8克水中,向该溶液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滤出19.7克沉淀。若将滤液蒸发100克水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计算:(1)蒸发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要配制200K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Kg和水的质量为      Kg。
(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请你计算:
①AgNO3中银、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计算准确到0.1%)
(反应原理:AgNO3+NaCl=AgCl↓+NaNO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利用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0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样品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320
640
820
900
沉淀质量(g)
23.2
46.4
58
58

(1)求粗盐的纯度(写出解题过程)。
(2)当样品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积为40mL.(假设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向该溶液中匀速逐滴加人Na2CO3溶液 并不断搅拌,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该过程 共放出气体660mL(密度为2.0g/L)析出沉淀5.0g.

(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Na2CO3首先与溶液中的    反应.
(2)本实验制取CO2所用大理石中含CaCO3    g.
(3)已知制取CO2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6g/Cm3求这种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某化学实验小组要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同学们取2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15g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盐酸质量
5g
5g
5g
氢气质量
0.04g
m
0.02g

请计算:(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          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烧杯 + 稀硫酸/g
152.5
152.5
252.5
粗锌样品/g
20
15
15
烧杯及剩余物/g
172.1
167.1
267.1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反应均充分):
(1)      组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粗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计算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那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5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1.2g,向其中加入93.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精确到0.1%)
(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6分)实验室有一氯化钠和氯化钙组成的样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纯度并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化学探究小组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①中参加反应的纯碱质量(X)的比例式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mL;
(5)若最终所得的c溶液为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工业上用58.5t上述含氯化钠的样品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称取NaOH 和 Ba(OH)2 的固体混合物21.3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一)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如图所示的浓盐酸,要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用该盐酸多少毫升?

(二)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所配制的稀盐酸,测定该某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矿石中只含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极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他们取一块,将其粉碎后,称出11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 然后加入100g所配制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下列数据,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石灰石质量
加入盐酸质量
反应后混合物质量
31g
100g
126.6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此石灰石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将滤液蒸发掉多少克水后可得到某温度下氯化钙的饱和溶液(某温度下,氯化钙的溶解度为25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某石灰厂在矿山上开采出这样的矿石550吨,最后可得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困难

初中化学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