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 |
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冰块融化 | B. | 蜡烛燃烧 | C. | 玻璃粉碎 | D. | 蔬菜榨汁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点燃酒精灯 |
B. |
滴加液体 |
C. |
移开蒸发皿 |
D. |
读出液体体积 |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
B.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 | 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
D. | 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 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B.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
C. | 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
D. | 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试剂 |
A |
碳酸钠 |
氯化钾 |
适量的水 |
B |
氧化钙 |
碳酸钙 |
稀盐酸 |
C |
硫酸亚铁溶液 |
硫酸铜溶液 |
过量的铁粉 |
D |
氯化钾溶液 |
稀盐酸 |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 ,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 ,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 |
B. | 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
C. | 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D. | 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小于 |
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
B.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
C. | 生活中通过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
D. | 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 |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 | B. | C. | D. |
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子数为88 | B. | 核外电子数为53 |
C. | 核电荷数为131 | D. | 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 | 干冰 | B. | 黄金 | C. | 金刚石 | D. | 氯化钾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
B. |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