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A.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
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
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氮 | B.二氧化硫 | C.一氧化碳 | D.氮气 |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
C.两幅图表示的都是化合反应 |
D.以上图示中未涉及置换反应 |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 B.元素种类 | C.原子种类 | D.分子种类 |
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A. | 蜡烛 | B. | 铝 | C. | 磷 | D. | 铁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块融化 | B.蜡烛燃烧 | C.玻璃粉碎 | D.蔬菜榨汁 |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