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 B.KNO3 HCl CaCl2 |
C.H2SO4CuCl2 NaNO3 | D.NaOH HNO3 NH4NO3 |
下图表示土壤的 pH 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阴影部分)纵向宽度越宽,表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依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酸性越强,植物对三种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
B.土壤碱性越强,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
C.土壤 pH="8" 时,植物对三种元素吸收率最高的是钾 |
D.植物同时吸收三种元素的土壤 pH 最佳范围:5~6 |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生石灰 | B.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 |
C.用酚酞试液区分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 | D.用盐酸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 B.KNO3 HCl CaCl2 |
C.H2SO4 FeCl3 NaNO3 | D.NaOH HNO3 NH4NO3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 酸中加水稀释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C.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①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
B.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同时加入稀硫酸 |
C.③表示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图示 |
||||
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
试管1中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
结论 |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含碱性物质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能助燃,可用于医疗急救 |
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 |
C.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碳捕捉技术”是用足量的NaOH溶液“捕捉”CO2,并将CO2分离、储存,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
B.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
C.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
关于下列坐标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乙表示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
C.丙表示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
D.丁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为确认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所用试剂及判断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实验方案 |
使用的试剂 |
判断的方法 |
A |
铁粉 |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B |
pH试纸 |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C |
硫酸铜溶液 |
如果有蓝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D |
紫色石蕊溶液 |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图1: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B.图2: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
C.图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
D.图4:水的电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