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熟石灰CaO | B.小苏打 Na2CO3 |
C.纯碱 NaHCO3 | D.烧碱NaOH |
氮肥能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NH4Cl | B.Na2SO4 | C.KCl | D.Ca(H2PO4)2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 B.氯化铁FeCl2 | C.氢氧化铜CuOH | D.硝酸银 AgNO3 |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 B.插入燃着的木条 |
C.闻气体的气味 | D.倒入澄清石灰水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 B.盐酸用于除铁锈 |
C.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5 | B.硼是非金属元素 |
C.核外电子数是6 | D.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
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r2O7+X 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H2S | B.SO2 | C.H2SO4 | D.H2SO3 |
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粗盐放在天平右盘的称量纸上 |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滴飞溅 |
C.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D.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用品是:玻璃棒、烧杯、滤纸、铁架台 |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 + Fe2O3高温 Al2O3 +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为氧化物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 |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确定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D.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橙子 | B.馒头 | C.海鱼 | D.植物油 |
(2)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则该物质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4)熏醋可杀死房屋空气中的感冒病毒,熏蒸时很远就会闻到食醋的气味,从分子的观点
解释该现象 。
(5)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和二氧化氮。
(2)环保问题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D.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 |
(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汽油中添加乙醇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措施。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为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下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4)为了进行农业选种,现将200g3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5)自来水中通入少量氯气可以杀菌消毒,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测氯气储存设备或者输气管是否有氯气泄漏。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
A |
B |
C |
D |
|
化学式 |
NH3 |
Cl2 |
N2 |
|
|
微观示意图 |
D的化学式为 。
若17 g A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 g。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
(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防止铁质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该措施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4)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5)化学小组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了如下废液处理:
①Ⅰ中的操作名称是 。
②写出Ⅱ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滤液的组成可能是 。
下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虚线两边的物质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请根据以下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回答。
(1)若A能依次转化为D,A为标准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若从A到D,相邻物质间可以互相反应,且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溶于水会放热,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B和C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的试剂是 。
(3)若D能依次转化为A,D由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2:2,则B的化学式为 ,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a,关闭b,装置I中加入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装置Ⅱ的热水中加入白磷,观察到Ⅱ中白磷燃烧。
①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
(2)装置I中加入大理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Ⅱ 中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打开a,关闭b,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若装置Ⅱ 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Ⅱ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Ⅱ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且底部有不溶物,则II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为 。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 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 。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
③若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你认为猜想 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反思与评价】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C + H2O CO + H2。
若生产1 t氢气,计算所需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