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碳的两种氧化物,关于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
D.CO可以在O2中燃烧 |
以下物质:A金刚石B干冰 C一氧化碳 D石墨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编号,下同);(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
(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 (4)可作电极的是 。
区别CO和CO2两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水中 | B.测量它们的密度不同 |
C.检验它们是否有毒 | D.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冬季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该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CO2 | B.N2 | C.O2 | D.CO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一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2)图二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图三实验中,氢气燃烧产生 色火焰;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
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试验
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⑥一氧化碳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
A.①②③ | B.②⑤⑥ | C.④⑤⑥ | D.③④⑤ |
有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
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建议? 请阐述 。
对知识的归纳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分类 |
B.物质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
混合物:医用酒精、空气、冰水混合物 碱:火碱、纯碱、氨水 合成材料:合金、塑料、腈纶 |
KCl(KClO3):加入MnO2,加热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Zn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Mg粉,过滤 |
C.安全知识 |
D.物质鉴别 |
点燃H2、CO、CH4前必须验纯 逃离森林火灾现场不能顺风跑 煤矿井内要通风并严禁烟火 |
黄金与“假黄金”(黄铜):看外观 NaOH和NH4NO3:加水溶解,观察温度的变化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
A.AB.BC.CD.D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错误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 B.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 D.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面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
B.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
C.先加石灰石,后加稀硫酸 |
D.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看是否收集满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 |
B.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跟压强成反比 |
C.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
D.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
下图装置是做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的部分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要先通入CO(至空气排完),再加热药品 |
B.实验产生的尾气少,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C.实验中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石灰水慢慢变浑 |
D.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物质中是烟气中含有的,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CO | B.CO2 | C.CH4 | D.N2 |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
组成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