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
B.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B.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A.③⑤ | B.③⑥ | C.①② | D.①③ |
下列关于干冰受热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变大 | B.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C.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 D.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 |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
C.先变无色后变红 |
D.先变红后变紫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
B.催化剂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
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A.③⑤ | B.③⑥ | C.①② | D.①③ |
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下图)。将试管浸入烧杯中的液体或把试管从中取出,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
B.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C.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D.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