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律快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实验甲:Mg、Zn、Fe、Cu分别            实验乙:金属与盐溶液的作用
与10%的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乙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组实验中不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填试管的序号)。
(4)反思与评价:若实验甲中②④改用10%的稀硫酸,①③仍用10%的盐酸进行实验,能否保证得出同样准确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实验乙只需选择其中的2个就可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其中必须进行的一个实验是____(填试管的序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有
①溶液中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只有Cu(NO3)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Fe;④溶液中只有Fe(NO3)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大小,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
Y
Z
W
盐酸

+

+
Z的硝酸盐
+
+
 
+
W的硝酸盐

+

 

A.Y>W>X>Z      B.W>X>Y>Z      C.X>Y>W>Z        D.Y>W>Z>X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分组除去铁制品和锈铜币表面的锈层并对废液进行处理。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表面除锈
甲组:将锈铁器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微热。观察到①溶液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②一段时间后,锈层完全消失,铁器表面有细小气泡产生;③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现象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铁器表面的气泡是________;大家对现象③不理解,老师补充说明了,金属铁具有还原性,能将正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
乙组:在锈铜钱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①绿色锈层很快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蓝色;②将气体收集,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小军等同学推断,绿色锈层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废液回收
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浪费资源。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             性杂质除去。
(2)金属X是   ,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2 F e + 3 C u O = 高温 F e 2 O 3 + 3 C 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C u + 2 F e C l 3 = 2 F e C l 2 + C u C l 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 F e C l 3
②甲中含有 F e C l 3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 Z n C l 2 F e C l 2 ,可能含有 C u C l 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 Z n C l 2 F e C l 2 ,一定不含有 C u C l 2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 A g N O 3 C u N O 3 2 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 A 和固体 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a.png

【提出问题】溶液 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
①只有 Z n ( N O 3 ) 2    ② Z n ( N O 3 ) 2 A g N O 3    ③ Z n ( N O 3 ) 2 C u ( N O 3 ) 2    ④ Z n ( N O 3 ) 2 C u ( N O 3 ) 2 A g N O 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B,滴加 有气泡产生

(3)下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 H 2 S O 4 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在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①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                        
②小新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与小华相同的结论,小新的实验现象是                        。
通过实验与分析,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
【拓展应用】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过滤,滤渣的成分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根据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一定有Cu(NO3)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 Z n F e C 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Z n > F e > C 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Z n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 F e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稀盐酸中
C. Z n F e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 C u C l 2 溶液中
D. Z n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 F e C l 2 溶液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孝感5)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