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 )
A.A>C>B B.C>A>B C.B>C="A " D.A>B>C
下图是固体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2℃时X的饱和溶液中X质量分数为37.5% |
C.将t2℃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然饱和 |
D.t1℃时,将25克X放入75克水充分搅拌可得100克的饱和溶液 |
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 | 玻璃棒 量筒 烧杯 胶头滴管 | B. |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
C. | 托盘天平 玻璃棒 烧杯 胶头滴管 | D. | 量筒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
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加水稀释到1000g,其质量分数为
A.0.02% | B.0.2% | C.2% | D.20% |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
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 |
C.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 |
D.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错误的是
A.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A物质仍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无B析出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 |
![]() |
![]() |
![]() |
![]() |
![]() |
![]() |
A.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
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水分子可以透过膜(海水中其他粒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这种膜可用滤纸代替 |
B.左侧池中的淡水属于混合物 |
C.右侧池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
D.右侧池中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
B.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a~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d<c<a=b |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 B.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C.计算﹣称量﹣溶解﹣量取 | D.量取﹣计算﹣称量﹣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