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在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
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 3+Mg═Mg(NO 3) 2+2Ag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pH:
C.金属活动性顺序:
D.硫元素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灼烧棉纱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加热“铜绿”,固体变黑
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Cu、稀硫酸、CuO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③C、CO、Fe2O3。
A.①B.②C.①③D.②③
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
B.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
C.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
D.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 |
Zn、NaCl、CuCl 2(过量) |
B. |
Fe(过量)、Cu(NO 3) 2、AgNO 3 |
C. |
Fe(过量)、KNO 3、CuCl 2 |
D. |
Cu(过量)、FeCl 2、HCl |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B. |
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
C. |
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
D.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