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井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50℃时,将甲、乙、丙各20 g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静置,然后各取上层清液m g,再降温至10℃,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ω(甲)、ω(乙)、ω(丙),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g。
(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如图所示为①KNO3②NaCl③H3BO3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 当温度为10℃时 ,KNO3、 NaCl 和 H3BO3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序号作答)。
(2) 当温度为t℃时 , 在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由 大 到 小 的顺序为 (用序号作答)。
(3)要将P点处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KNO3固体、 等(任写一条)。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 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P点表示 。
(2)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写出一种)。
(3)t 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g。
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的。
(2)要将t3℃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3)将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t3℃时,将6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图中P点所表示的B物质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将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t 3℃时,要将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100g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g甲固体(不含结晶水)。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 B(填“>”,“<”,“=”号)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 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2)图中P点的含义是 ;
(3)t3℃时向盛有50g A物质的烧杯里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A;
(6)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同时采用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