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①KNO3②NaCl③H3BO3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 当温度为10℃时 ,KNO3、 NaCl 和 H3BO3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序号作答)。
(2) 当温度为t℃时 , 在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由 大 到 小 的顺序为 (用序号作答)。
(3)要将P点处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KNO3固体、 等(任写一条)。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氯酸钾、氮气、烧碱、二氧化锰五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物质的分类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虚线框内(要求纯净物用化学式表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甲同学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编号)。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选用了C装置制取氧气,那么②中加入的药品是 。(4)在选择制取氧气的反应时,你认为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至少答出一点)
(1)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 3Cu+Al2O3;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
请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A、B 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在t2℃时,P点表示A物质的 溶液(填“饱合”或“不饱和”)。(2)t1℃时,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