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实验一中的硝酸铵溶解后,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实验二所加试剂及用量如图,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由此小明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结论并写出你的理由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图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①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稀盐酸经估算确保过量)

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步骤Ⅱ中所加试剂   

[探究三]氢氧化钠的应用

(1)实验室中的应用

实验室中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氯化氢

d.氧气

吸收上述所选气体,一般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主要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   不同。

(2)工业中的应用

氢氧化钠常用于制造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4.9t(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   t。

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分析:若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请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来源: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室温下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来源:202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B.熟石灰C.烧碱D.食盐

来源: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点燃氢气前要                 

(2)实验二探究的是               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3)实验三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锥形瓶后,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四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来源: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    

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

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

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加固体丙

B.

加水

C.

降低温度

D.

蒸发浓缩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X是水,Y是氧化钙B.X是水,Y是氢氧化钠

C.X是水,Y是硝酸铵D.X是水,Y是氯化钠

来源: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

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

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

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来源: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B.将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C.将植物油与水混合振荡可以得到溶液

D.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来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来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NH4NO3固体溶于水中,溶液温度降低

B.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变红

C.CO通过灼热的Fe2O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D.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来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选项

A

B

C

D

X

稀盐酸

Y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硝酸铵

A.AB.BC.CD.D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  1.8 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NaClB.NaOHC.NH4NO3D.CaCO3

来源: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