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 B.硫粉 | C.蜡烛 | D.红磷 |
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B |
安全常识 |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O2支持燃烧—可作发射火箭燃料 |
进入深洞—用手电筒做灯火试验 天然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
C |
日常生活经验 |
D |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
生活中硬水软化—煮沸 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
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利用膜分离法可制得富氧空气。当空气通过膜分离装置时,由于氧分子能透过膜而氮分子不能透过膜,就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开了。分离过程中发生了 变化。
(2)利用膜分离获得的富氧空气可用于 (填一种用途)。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利用了氧气的性质是 。
(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 | B.水:作某些反应的反应物 |
C.石墨:制作电极 | D.氧气:作燃料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 B.铁丝 | C.蜡烛 | D.红磷 |
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
B.电解水时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甲 乙 丙
(1)甲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
(2)乙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
(3)丙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装置,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需要的操作是 。
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B.与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中的原子 |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 |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序号 |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A |
一氧化碳 |
还原性 |
冶炼金属 |
B |
氧气 |
助燃性 |
医疗急救 |
C |
氮气 |
稳定性 |
食品防腐 |
D |
干冰 |
升华时吸收热量 |
制冷剂 |
下列有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固体五氧化二磷 |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为氧气 |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
D.分别向盛有ZnSO4溶液、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铁,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表格中的问题。
实验步骤 |
(1)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 (2)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 。 |
实验现象 |
铁丝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实验结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