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 | 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B. | 想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
C. | 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D. | 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
下列实验中,实验方案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
结论 |
A |
向盛装CO2的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瓶身变瘪 |
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
B |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均能燃烧 |
说明氮气能支持燃烧 |
C |
某红色粉末发生分解反应,只生成单质汞和氧气 |
该粉末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 |
D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石蕊溶液变红 |
CO2属于酸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
加足量稀盐酸 |
B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NaOH溶液 |
C |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
加适量CaCl2溶液 |
D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水 |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郝颖同学在上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做出结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
B. | 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
C. | 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
D. | 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收集证据 | B.建立假设 | C.作出结论 | D.设计实验 |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
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 II III
A.Ⅰ、II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
B.II、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
C.Ⅰ、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
D.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括号内是所用的药品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铁丝、银丝、硝酸铜溶液) |
B.鉴别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
D.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银粉(加入稀盐酸,洗涤,过滤) |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下列是小强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B.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D.用植物油、面粉和水配制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