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收集氢气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C.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 ,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 。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 。
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 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 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 3=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
A.锌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和稀盐酸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 方案 (反应后略) |
||
实验 现象 |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猜想2正确 |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 ,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 。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写一点).
(2)B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3)C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可得出关于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
(2)B图所示实验为探究燃烧条件,根据该现象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
(3)C图所示实验为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
(4)D图所示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 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 。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手段.初中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B”或“C”)归为一类,其依据是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a.大理石和稀盐酸 b.NaOH溶液和Na 2SO 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C分子中原子的质量比N:O=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填标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9﹣30题.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
C. |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