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草酸在受热条件下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⑴小刚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氢元素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 。
⑵小刚对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红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⑶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
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同学们用到HCl、Na2CO3、NaOH、Ba(NO3)2等溶液。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如何处理废液缸里的废液?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实验:
(1)小明认为如果废液呈酸性或碱性,会腐蚀管道、污染水源。他取废液缸里的废液于试管中,观察到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9,此时废液显 性。
于是,小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测试,直到pH=7,同时观察到沉淀逐渐溶解,并有少量气泡产生。小明觉得废液经过如上处理后可以放心倒掉。这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了 个复分解反应,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
。
(2)小亮认为,小明的方案不完善,因为小明对废液中含有的Ba2+没有处理,而Ba2+是重金属离子,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小亮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案:他另取废液缸里的废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直至废液pH=7,且沉淀不再增加。他觉得废液这样处理后才可以倒掉。
(3)老师肯定了小亮的方案,因为他考虑得更全面。小亮方案的优点在于 。
下图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A、D均为黑色固体,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蓝色溶液,D、E、F均为单质。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D 。
(2)反应②的现象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B。
(2)20℃时,将10g 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若使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适宜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30℃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把60℃的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 B。
下列离子能在pH = 1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l-、NO3-、Ag+、H+ | B.Na+、NO3-、OH-、Fe3+ |
C.SO42-、NO3-、K+、Na+ | D.NO3-、Cl-、CO32-、K+ |
课堂上老师完成了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对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接着师生对话如下表:
人 员 |
对 话 |
老 师 |
问: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
甲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03 |
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03、Ca(OH)2 |
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 |
丁同学 |
答:可能是 |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上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 |
|
自己的猜想成立 |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甲的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甲同学得出此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一次性鉴别K2SO4、NaOH和AgNO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BaCl2 | B.FeCl3 | C.NaCl | D.H2SO4 |
2012年1月份15日以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备受外界关注。污染河段长达30公里,严重威胁着两岸群众的饮水安全。有一种粗略测定污水中镉含量的方法(假设污水中的Cd2+全部以CdCl2存在),其反应原理是:CdCl2+2NaOH=Cd(OH)2↓+2NaCl。现取河段1000mL水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定为0.146mg。试回答:
(1)上述测定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计算说明该河段水中氯化镉含量是否超标。(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dCl2≤0.008mg/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从该瓶中分别取适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A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②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 ,B试管 。
(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
可能发生的反应 。
(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 (填A或B)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
(4)你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证明原试液确已变质,你将获得4分的奖励分(但卷面总分不超过60分!),请你在下面写出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粉、Fe2O3粉、Fe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只含C |
② |
含C、Fe2O3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含 |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Fe2O3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Fe2O3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合理再变化,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强热(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
100 g稀硫酸恰好能跟50 g 16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求: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2)操作②的名称是 ,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④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 (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学提出用 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