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C2H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在实验室里可以用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a(OH)2 + C2H2↑。若生成52g乙烯气体,同时可以生成多少熟石灰?
李兵发现:家里水壶用久之后,内壁常有一层不溶于水的水垢。为了解水垢的成因及成分,并寻找清洗水垢的方法,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过程,请你参与:
李兵查找资料后得知:自然界中的水中常溶有Ca(HCO3)2等可溶性物质。他提出[猜想Ⅰ]:水垢可能是烧开水时Ca(HCO3)2受热时发生分解产生。为了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他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口有水珠产生,B中出现白色浑浊,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有白色固体存在,他将白色固体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现仍有白色固体。对白色固体的成分,李兵根据 定律提出[猜想Ⅱ]: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
a.CaCO3; b.Ca(OH)2; c.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Ⅱ]中哪种情况是正确的,他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剂X是 ,试剂Y是 。则[猜想Ⅱ]中 (选填“a”、“b”或“c”)正确。
(3)据此,你认为上述有关水垢形成原因的[猜想Ⅰ]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形成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
(4)刘豪同学觉得白色固体也可能是CaO,而李兵一下子否定了他的结论,理由是
。
(5)根据以上探究,李兵懂得了水垢的主要成分,他建议家庭清洗水垢时可选用 (选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水
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锌和硫酸的反应,来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到3.25g锌中,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 |
剩余锌的质量/g |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g |
①第一次加入10gH2SO4溶液 |
1.92 |
(此空不要求填写) |
②第二次加入10gH2SO4溶液 |
0.59 |
_________ |
③第三次加入10gH2SO4溶液 |
0 |
_________ |
(1)请将各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填写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处。
(2)第③次实验中产生了多少克氢克?
(3)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做化学实验时,实验台上的药品应分类有序地摆放。在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实验台上摆放了下列药品,其中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见下图)。
(1)欲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上述药品中的_________进行实验(选填序号);
(2)上述有些药品若敞口放置很容易变质。试举一例,说明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欲探究标签破损的药品的成分。
《分析思考》根据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该药品可能是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D.单质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还可能是_____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Ⅰ.小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样品溶液滴至经过润湿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溶液显碱性。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_;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C.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D.方法错误,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Ⅱ.根据以上结果,小明认为原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但小俊认为小明的判断错误。你赞同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小强选用图中的试剂,在小明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确定它是Na2CO3溶液。请你补全小强的实验报告。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原试剂是Na2CO3溶液。 |
<反思与评价》小伟对小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该试剂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
思思同学总结出酸、碱、盐相互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只要选取恰当的反应物,则反应①~反应④均可生成BaSO4 。
(1)图中的酸是____________,碱是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个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发生反应时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同学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序号 |
反应物甲 |
反应物乙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① |
碳酸钠溶液 |
氢氧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
② |
碳酸钾溶液 |
氯化钙溶液 |
|
K2CO3 + CaCl2 ="=" 2KCl + CaCO3↓ |
③ |
碳酸钙 |
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
(1)请在表中的空白处补全有关内容;
(2)表中三个反应都是探究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实验①和实验②能发生反应的共同原因是:“反应物甲”中的____________和“反应物乙”中的______________相互结合成_______________;
(4)试举一例说明反应③的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A、B、C、D四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常温下为液体,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是黑色固体。据此推断:
(1)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了一些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两圆相交处表示反应时的主要现象或反应类型等内容,请写出下列各反应的现象
a处:
b处:
c处:
d处: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向甲物质中加入乙物质时,生成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随乙物质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
甲物质 |
乙物质 |
A |
锌和铜 |
稀盐酸 |
B |
二氧化锰 |
双氧水溶液 |
C |
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
氯化钡溶液 |
D |
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
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钾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
A.稀盐酸 | B.食盐溶液 | C.酚酞试液 | D.碳酸钾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2CO3、Ca(OH)2、HNO3 | B.NaCl、NaNO3、AgNO3 |
C.ZnSO4、NaCl、H2SO4 | D.HCl、NaOH、Na2SO4 |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1)它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 ( ) → d
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