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能燃烧
C.不支持燃烧
D.能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自主学习酸的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试管、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石蕊和酚酞试液等
【实验内容】

实验
步骤



实验
现象
 
溶液变为     
稀酸中的铁片表面都有    产生;
铜片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

结论
 
结论:
稀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稀酸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结论:
酸能              

【实验思考】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稀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由铜、锰组成;             猜想二:该粉末由铁、锰组成;
猜想三:该粉末由铁、锰、铜组成;         猜想四:该粉末由       组成。
(2)查阅资料:金属锰不能被磁铁所吸引,锰和FeSO4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Mn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生成物的溶液为浅粉色。
(3)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铜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有少量红色粉末不能溶解。
②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     
取5.5克粉末放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干燥,称量固体为5.52克。
               
③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铁
另取5.5克粉末,         (用物理方法),
称量剩余金属粉末为1.12克。
              

(4)初步结论:猜想___________成立;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试计算粉末原料中任意一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用金属名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C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在这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E的化学式是          
(2)写出 F→B的方程式                                     
C→B的方程式                                     
B→G的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将铜丝和银丝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点燃混合气体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然石柱林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Ca(HCO32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A、D、G三种化合物,该反应是形成此景观的一步重要反应。已知:

Ⅰ、A、B、C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Ⅱ、D、E、F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E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D、F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F为一种有毒气体;
Ⅲ、F与I以分子个数比为1: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液体H,H是一种有机物,可做新型的汽车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①A→B:________     __                    ________;
②F→D: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F+I→H: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请写出C可能的化学式(只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B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可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CO2和水蒸气),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可用于水蒸汽的检验。)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
(2)B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D装置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E装置与F装置位置颠倒,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 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请分析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A、D、E的化学式:A        D_____ E       
(2)请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写出自然界中A和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
B.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未见浑浊,可能是盐酸浓度过大
C.某同学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
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