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一个定值电阻R、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有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6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电路图。
(1)三个电路图中,只有丙图是符合要求的,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乙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三个电路图中,都有滑动变阻器,如将滑片P都向左移动时,甲图中电压表的
示数将_________,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丙图中电阻的阻值将________。(三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先后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时,得到如下所示的记录表格:
比较测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时,若先在图15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9A,然后在B 处测得的电流是0.6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________。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
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
璐璐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_____________ (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两只形状和大小______ 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以及刻度尺来做实验。
(2)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不同位置处,发现成的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___ __的(填“重合”或“不重合”)。
(3)她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像始终与物体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4)璐璐做完上面实验,接着想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她移去后面的蜡烛,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 ___承接到像(填“能"或“不能”),她于是又明白了: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
分析数据可知,得出结论(一条即可):
下列是某同学在进行中考实验操作考查时,利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后完成的一份《试验报告》,请你仔细阅读后帮他进一步完善:
试 验 报 告
试验目的:测量未知电阻R的值
试验步骤:(1)据试验目的画电路图;(2)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3)闭合开关,读出两表示数;(4)据测得的U、I值,算出R的电阻值。
试验记录:
试验结论:通过计算得出待测电阻R的电阻值。
回答问题:
(1)完整的试验报告应包括: ;此报告中缺 。
(2)从试验步骤看,主要缺陷是 ,因而不够精确;
(3)若该同学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
(4)就此电路而言,假如电压表的电阻不是很大,则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将偏 ;原因是: 。
(5)表格中的空格内应该是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3.5V |
0.5A |
|
魔芋因其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食用价值而被广泛种植,为了选择较好的块茎作为种子,常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来选择饱满的小磨芋种植。以此为背景,某物理兴趣小组作了相关的实验探究:
通过往水中加盐,使磨芋漂浮在水面上。几天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磨芋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磨芋下沉;
猜想2:可能是磨芋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磨芋下沉;
猜想3:可能是磨芋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磨芋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磨芋,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磨芋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磨芋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磨芋的编号 |
质量/g |
体积/cm3 |
||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A |
44.8 |
39.2 |
40 |
33 |
B |
56.1 |
48.8 |
50 |
41 |
C |
77.3 |
67.9 |
69 |
57 |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磨芋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蓄水期间,文物工作者在库区的文物挖掘和搬迁工作中,一位工作者发现了一古代的小酒杯,空酒杯开口向上可以漂浮在水面。为了鉴别这个酒杯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工作者们欲测其密度。现手边可以被选用的器材只有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杯(可当作量筒用,内径大于酒杯的口径)。亲爱的读者,你能帮他们完成这项任务吗?
实验步骤:
密度表达式:
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锰铜丝和镍铬丝合金,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一位同学用该装置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1)比较步骤1(或4)与2(或5),得出结论: ;
(2)比较步骤2(或5)与3(或6),得出结论: ;
(3)比较步骤 ,得出结论: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
|
添加主要器材 |
主要实验过程 |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
示例 |
细绳、小车 |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 拉动小车向前运动,木块向前倒下。 |
木块具有惯性 |
设计一 |
|
|
|
设计二 |
|
|
|
设计三 |
|
|
|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对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如下的数据(g=10N/kg):
(1)计算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填入表内。
(2)本实验用了 只定滑轮和 动滑轮。
(3)两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的值不同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钩码上升的高度不同 |
B.所挂钩码的个数不同 |
C.弹簧测力计向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同 |
D.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 |
实验次数 |
1 |
2 |
钩码质量(g) |
100 |
200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0.1 |
0.2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0.6 |
0.8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m) |
0.3 |
0.6 |
机械效率η |
|
|
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写在横线上。
|
苹果1一般甜 |
苹果2较甜 |
苹果3很甜 |
完整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削了皮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切掉一部分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结论一: ;
结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