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单位换算:(要求写出过程)
54km/h=      m/s        5m/s=      km/h       0.5h=      min    750nm=      m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物质结构的过程中,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实验中也用到此物理方法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_____________;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________决定;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__ (选填“长”或“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A.天平   B.刻度尺  C.量筒)
(2)观察图象,分析可知:①h1=    cm,木块A的总高度是    cm。
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    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      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200kg
C.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m/s
D.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3.75m=3.75m×100=375cm
B.3.75m=3.75×100cm=375cm
C.3.75m=3.75×10-2cm=0.375cm
D.3.75m=3.75m×100cm=375c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柯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
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增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
(2)炮弹的动能影响它的威力。直接测量动能小柯遇到困难,所以,他通过测量同一炮弹的射程(炮弹出射点离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来间接比较。此研究方法与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B.用量筒测液体体积    C.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   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
小妍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撞针质量范围在        克之间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段输电线由铝绞线组成,为避免冰雪天时因附着冰块变粗变重,造成断线危险,附着在线上的冰重与铝绞线重之比达到 8 : 3 时,就必须进行除冰作业。已知该铝绞线的直径 D 0 = 9 mm ρ = 2 . 7 × 10 3 kg / m 3 ρ = 0 . 9 × 10 3 kg / m 3 ,每公里铝绞线的电阻 R = 0 . 56 Ω .铝绞线变粗前后横截面均看作圆,如图所示。

(1)求需要除冰时冰冻变粗铝绞线的直径 D

(2)有一种除冰方法叫"短路熔冰"。即短时间内输电线不经用电器直接通电,利用导线本身发热熔冰。若短路熔冰时通过铝绞线的电流是 600 A ,每千克冰熔化吸热 3 . 36 × 10 5 J ,熔冰效率为 80 % ,则每公里铝绞线每秒钟可熔冰多少千克?

来源: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反对浪费,响应“光盘行动”,小明为自助餐厅的餐桌设计了“光盘仪”。餐盘放在载盘台上,若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规定值,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提示音,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不变,提示器的电阻R0恒为50Ω,传感器R1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关S闭合后,问:

载盘台所载物体质量m/g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传感器R1
100
90
80
70
60
50
40


(1)根据表中数据,当载盘台所载质量是100 g时,R1的阻值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在第(1)问的基础上,通电5s,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3 A时,提示器会发出提示音,若空餐盘质量为100 g,此时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是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如图甲),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  __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的单摆T2l  __  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小岳阳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线、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1
30
0.57
4

1
30
0.69
5

2
10
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测量仪器是游标卡尺和                   。(选填:“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
(2)比较实验序号2与5或3 与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
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D.甲读数比乙准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6cm 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
C.人步行速度约5m/s D.你所处考场现在的气温约为1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