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里面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实验中,乙容器外部的电阻的作用是为了使左右容器内导体中的       不相等。

(2)由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通过对比观察A、B两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导体中产生的热量越多。

来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猜想:

A.与通电时间有关

B.与电阻大小有关

C.与电压大小有关

D.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有:阻值不同的电阻丝若干、蓄电池、火柴、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猜想A时,将某一电阻丝接入电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火柴头充分接触电阻丝,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火柴头才燃烧,这一现象说明:

①电阻丝产生的热量通过        的方式传递给火柴头;

②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        (选填"有关"或"无关");

(2)探究猜想B时,如图所示,将10Ω和20Ω的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把两根相同的火柴头分别接触电阻丝(设火柴头与整根电阻丝接触);

①小明思考,若相同时间内仅有一根电阻丝上的火柴头燃烧,据此能否判断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选填"能"或"不能");

②闭合开关较长时间后,发现两电阻丝均发热,但火柴头都没有燃烧。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选择下列哪组电阻丝进行实验更可行?        (填字母序号)

A.20Ω 30Ω

B.15Ω 15Ω

C.5Ω 25Ω

(3)小明通过上述实验发现: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评估该实验时小明认为:串联电路中不同阻值的电阻两端所分电压不同,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的结论似乎不可靠。如果改变两电阻丝的连接方式,能否合理完成对猜想B的方案设计        ?请你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1>R2

实验一: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请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将图2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电路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相同和控制        ;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通过        来进行判断。

(3)为了便于比较两根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a、b两瓶中要装入        相等、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实验时选用煤油而不选水,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变成实验一中电流的2倍,且通电时间相同。实验发现:用电阻丝R1加热的煤油,在实验一中温度升高△t1,在实验二中温度升高△t1′,则△t1       2△t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实验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        正比例关系(选填“成”或“不成”)。实验中,用电阻丝R2加热煤油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接入两根阻值        的电阻丝(选填“相同”或“不同”),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性质。假设a烧瓶中液体的质量为m,瓶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

来源: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供了如图的实验器材,其中 R 1 > R 2

实验一: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请按照图中的电路图将对应实物图连接完整;

(2)电路中电阻丝的连接方式是为了控制  ;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通过  来进行判断;

(3)闭合开关,经过一定时间,用电阻丝 R 1 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了△ t 1 ,用电阻丝 R 2 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了△ t 2 ,那么△ t 1    t 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实验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电路中的电流变成实验一中电流的2倍,且通电时间相同。实验发现:用电阻丝 R 1 (或 R 2 ) 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量△ t 1 ’(或△ t 2 )   2△ t 1 (或2△ t 2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该实验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  正比例关系。

(5)你认为做这个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实验,甲、乙两套装置中各有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其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和一段电阻丝(阻值在图中已标出), U 形管中装有等量的液体,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变化来比较导体所产生热量的多少;这运用了  (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 ) 的物理思想;

(2)用甲装置进行实验时,通过控制通电时间和电路中的  不变,来研究导体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在乙装置中, C D 透明容器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容器。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1)甲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        (选填“ a ”或“ b ”)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

(2)通过观察乙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         (选填“ c ”或“ d ”)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大。

来源: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理实验小组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且都有一段电阻丝。将透明容器与 U 形管相连,接入电路。

(1)组装之前, U 形管内注入适量红墨水, U 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图甲是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和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大小是否有关的装置。

(3)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研究许多物理问题时都会用到这种方法,下列研究实例采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 .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C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D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由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在这种情况下,右侧容器中定值电阻在 10 s 内产生的热量是        J

(5)某实验小组发现通电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 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 R 1 > R 2

(1)实验中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让同一钢球从光滑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后撞击木块,通过木块  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请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①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2)图②中,  的机械效率高;

(3)图③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的关系;

(4)图④中的  (填“铁屑”或“小磁针” ) 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甲同学利用同一种合金材料的 a b c 三条电阻丝进行实验, a b 长度相同, b c 粗细相同,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通 a b c ,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2所示,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比较 a b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②比较 b c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③由实验可以得出:三个电阻丝阻值从大到小关系是  

(2)乙同学利用这套实验器材试图对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

①考虑到没有计时工具,他用小木棍蘸取等量蜡烛油分别粘放在 a b c 电阻丝的中点处,然后使 a b c 电阻丝能同时通电发热。乙同学是想利用  来反映电阻丝发热量的大小。

②乙同学选择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采取的是三个电阻丝  (选填“串联”或“并联” ) 的连接方式,请你将未完成的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接通电路,观察到小木棍掉落的先后顺序是  

结合实验现象和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电阻大小关系,乙同学推测出: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电热  (选填“多”或“少” ) ,发现该结论与已学的焦耳定律不符。请你帮助他进行解释: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多;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少。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阻值为10欧和20欧的电阻丝分别置于 A B 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 I ,通电一段时间,记录 A 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 h 1 、△ h 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 2 I ,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 A B 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 h 3 、△ h 4 ,实验数据如表。

(1)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  安。

(2)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3)小明认为:只要选择“△ h 1 、△ h 2 、△ h 3 、△ h 4 ”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  

电流大小

烧瓶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

A 烧瓶 ( R A = 10 欧)

B 烧瓶 ( R B = 20 欧)

I

h 1

h 2

2 I

h 3

h 4

来源: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1)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  进行对比。

材料

镍铬合金

电阻(欧 )

0.0175

0.029

0.053

1.0

(4)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来源: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电路中,电阻 R l 的阻值为 2 Ω ,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 V 1 的示数为 1 V V 2 的示数为 2 V .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通过 R 1 的电流和 R 2 的阻值;

(3) R 2 1 min 内产生的热量。

来源: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柯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 250 mL 的同规格烧瓶内装有等体积的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同规格的玻璃管,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期为 5 Ω 10 Ω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端(填字母),分别标记两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的起始位置。②闭合开关,通电 t 0 时间后,分别标记此时两烧瓶内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③比较发现 10 Ω 电阻丝所在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上升更高。

【推测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  

【交流反思】

方案一:在前一次实验后,待玻璃管中的液面将回到起始高度后,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②再次进行实验,比较两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情况,得出结论。

方案二:用乙图所示装置替换甲图中对应装置(乙图中两个烧瓶规格相同,容积都为 500 mL ) ,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①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有  

来源: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电流做功的多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较形象的比较出电流做功的多少。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比较电流在不同情况下做功多少的,此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调节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相同时间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也变大了,这说明  

(2)实际生活中,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量的产生,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 b c d 四个相同的容器密闭着等量空气并与 U 形管紧密相连,实验前 U 形管两端液面相平,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 U 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图甲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图乙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综合分析图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实验题